[实用新型]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内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195.0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春;马治杰;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石灰 回转 内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活性石灰主要应用于钢铁、氧化铝及电石等行业,目前国内煅烧石灰的主要设备为回转窑和竖窑,和竖窑相比,回转窑属于敞开式煅烧,物料在窑内逆流均匀滚动前进,受热均匀,且燃料中的硫份不易附着,产品中硫份较低,质量均匀,活性度高,另外还有产品产量高、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钢铁等行业对高品质活性石灰需求的增加,带竖式预热器的回转窑煅烧石灰已被越来越广泛应用。
回转窑煅烧石灰属低速慢烧,物料在窑内随窑体转动滚动前进,往往大块物料多在料层上部,滚动速度较快,小颗粒物料多在料层下部,滚动速度较慢,当物料中小粒径占比较多或粉化率较高时,就会形成较厚的细料层,其前进速度缓慢,随窑体翻动量小,很多时候是依靠倾斜度滑动前进,这样就会导致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过长及缺少与热气流之间直接的热交换,从而影响了产量及成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内衬结构,以提高活性石灰的产量和煅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内衬结构,回转窑内自窑尾至窑头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分为预热带、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所述预热带内自窑尾至窑头依次设有不同的扬料带区,每个扬料带区由沿回转窑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条扬料带组成,每条扬料带由多个凸出于内衬层的扬料砖沿回转窑轴向连续砌筑而成,不同扬料带区内的扬料带条数自窑尾至窑头方向逐渐减少,且不同扬料带区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的高度自窑尾至窑头方向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带内自窑尾至窑头依次设有扬料带区Ⅰ和扬料带区Ⅱ,扬料带区Ⅰ内设有六条扬料带,扬料带区Ⅰ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的高度为110~130mm,扬料带区Ⅱ内设有三条扬料带,扬料带区Ⅱ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的高度为40~60mm。
所述扬料带区Ⅰ的长度为预热带长度的三分之二,扬料带区Ⅱ的长度为预热带长度的三分之一。
每个扬料带区内的多条扬料带沿回转窑周向均匀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活性石灰回转窑的预热带设置了扬料砖,扬料砖的作用一是翻动物料使其受热均匀而提高预热效果,特别是当采用小粒级石灰石或预分解粉化率高时效果更明显;二是提高物料在预热带的推进速度,缩短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在窑速相同的条件下,可提高产量。
通过在预热带内沿窑尾至窑头方向设置不同的扬料带区,以避免物料在向前行进过程中加大石灰的粉化率和过烧率。石灰石经预热带后大部分已完成分解,随着石灰石分解成石灰,其强度和耐磨性会随之降低,同样为避免加大石灰的粉化率和过烧率,过渡带和烧成带不设置扬料砖,而只在预热带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回转窑预热带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扬料带区Ⅰ处回转窑预热带部分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扬料带区Ⅱ处回转窑预热带部分的径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扬料带区Ⅰ,2、扬料带区Ⅱ,3、扬料带,4、筒体,5、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内衬结构,回转窑包括筒体4和内衬层5,回转窑内自窑尾至窑头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分为预热带、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代表进料方向,所述预热带内自窑尾至窑头依次设有不同的扬料带区,每个扬料带区由沿回转窑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条扬料带3组成,每条扬料带3由多个凸出于内衬层5的扬料砖沿回转窑轴向连续砌筑而成,不同扬料带区内的扬料带条数自窑尾至窑头方向逐渐减少,且不同扬料带区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5的高度自窑尾至窑头方向逐渐降低。此种不同扬料带区的渐变设计,是为了避免物料在预热带推进过程中加大石灰的粉化率和过烧率,同时,可有效解决细粒级物料行进速度慢、预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活性石灰的产量及煅烧质量。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预热带内自窑尾至窑头依次设有扬料带区Ⅰ1和扬料带区Ⅱ2,扬料带区Ⅰ1内设有六条扬料带3,扬料带区Ⅰ1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的高度为110~130mm,扬料带区Ⅱ2内设有三条扬料带3,扬料带区Ⅱ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的高度为40~60mm。其中,各扬料带区内的扬料砖预制而成,并与回转窑筒体4焊接在一起。
所述扬料带区Ⅰ1的长度为预热带长度的三分之二,扬料带区Ⅱ2的长度为预热带长度的三分之一。扬料带区的长度也即其内部的扬料带的长度。随着物料在预热带内向前推进,预热带内的扬料带区的长度逐渐变短,以避免在预热后期加大石灰的粉化率和过烧率。
进一步地,每个扬料带区内的多条扬料带3沿回转窑周向均匀设置,以提高扬料效果。每个扬料带区内的扬料砖凸出于内衬层5的部分为棱锥台形状,以提高扬料砖的耐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天冬氨酸甲酯的新型装置
- 下一篇:氢氧化钙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