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9546.2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1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郑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鲁宁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0;B01D53/58;C01B17/48;C01B17/74;F23G7/06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嫩黄 废气 利用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料生产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碱性嫩黄O是一种工业染料,主要用于麻、纸、皮革、草编织品、人造丝等的染色,也用于印染棉织品。其色淀用于制墙纸、色纸、油墨和油漆等,也可用于皮革、纸、麻和粘胶的染色。碱性嫩黄O是我国80年代引进的德国生产工艺,现有的生产工艺缺点是排出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处理后还会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对能源的消耗都比较大,不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的政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能将所产生的废渣回收利用,废气通过收集燃烧利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包括有导热油反应釜、导热油炉、导热油泵、废料回收罐、水膜除尘设备、风机、喷淋塔、氧化室、高压风机、二次喷淋塔、碱液池和碱液泵。所述导热油炉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的主导部件,所述导热油炉其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导热油反应釜的下端,导热油反应釜可以并联设置多个,所说的导热油反应釜上设置有加料口和放料口,所说的导热油反应釜通过变速器连接有电机B,在所说的导热油反应釜的一侧上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说的导热油炉的下端,该管道上设置有导热油泵和电机A,以此来形成循环供油,所说的导热油炉的底端为燃烧室。所说的导热油反应釜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说的导热油炉的燃烧室,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和废料回收罐;所说的管道至少并列设置两套,从所说的导热油反应釜并列连接至所说的导热油炉的燃烧室;所说的管道上的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当其中一套管道和废料回收罐堵塞不通时,改用另一套管道和废料回收罐。所述导热油炉的一侧通过烟道连接水膜除尘设备,所述水膜除尘设备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喷淋塔,在该管道上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将所述水膜除尘设备中过滤的废气抽送至喷淋塔,所说的水膜除尘设备的下端连接有碱液池,所说的碱液池连接有碱液泵,碱液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说的水膜除尘设备上端的喷头,以此来形成循环供应碱液水。所述喷淋塔通过管道连接氧化室,所说的氧化室上设置有氧气补助口,所说的氧化室通过管道连接二次喷淋塔,所述的二次喷淋塔下端连接有碱液池,碱液池连接有碱液泵,碱液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说的二次喷淋塔上端的喷头,在所说的二次喷淋塔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导热油炉燃烧,通过自身反应的废气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采取有效的脱硫技术和对氨气的回收达到绿色生产。
导热油反应釜中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通过管道的自然冷却后产生的硫磺可回收利用。一部分硫化氢气体靠导热油炉反应釜内压力进入导热油炉的燃烧室燃烧,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硫化氢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经过水膜处理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和大部分氨气,再通过碱液喷塔对二氧化硫的处理降低了二氧化硫的含量,并进入氧化室进行氧化后生成三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进行二次碱液喷淋处理后生成亚硫酸、硫酸盐,所产生的液体通过沉浸、加碱可循环使用,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的废气回收与燃烧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处理的示意图。1—导热油反应釜2—放料口3—导热油泵4—电机A5—导热油炉6—燃烧室7—烟道8—废料回收罐9—变速器10—电机B11—阀门12—加料口13—水膜除尘设备14—碱液泵15—碱液池16—二次喷淋塔17—排气口18—高压风机19—氧气补助口20—氧化室21—喷淋塔2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鲁宁,未经郑鲁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道上钢坯长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