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8427.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4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卢永刚;朱永清;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用途 气动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的便携式气动发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发射消防灭火弹、防暴弹、救生器材的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
背景技术
气动发射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气体的快速释放,推动载荷加速至一定的速度发射。传统的气动发射器主要包括各种气体炮、气枪等,其中气体炮作为一种试验装置,可将载荷加速到很高速度,但系统体积和重量较大,一般只能在试验室等固定场合使用;气枪是一种便携式气动发射器,但发射载荷较小,射程有限,且随着气瓶压力的下降,枪口动能一般不能保持恒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射载荷较大且射程较远的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包括炮管、气室和高压气瓶,所述气室为一端开口且内径大于所述炮管外径的筒体,以所述炮管的出口方向为前方,所述气室的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高压气瓶和所述炮管的后部对应连接,所述炮管的后段靠近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外相通的气流通孔,所述炮管的后端安装有挡圈,所述炮管的后段中位于所述气流通孔前方的位置通过连接套筒与所述气室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套装于所述炮管外并套装于所述气室内,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挡圈之间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包括阀芯套筒,所述阀芯套筒套装于所述炮管外且能够在所述炮管上滑动,所述阀芯套筒上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设有一体成型或密封连接的阀芯挡环,所述阀芯挡环的圆周表面与所述气室的内壁紧密接触,当所述阀芯的阀芯套筒的后端紧靠所述挡圈时,所述阀芯套筒将所述气流通孔全部覆盖;所述气室的内腔中,位于所述阀芯挡环后方的腔体形成主气腔,位于所述阀芯挡环前方且位于所述连接套筒后方的腔体形成副气腔;所述阀芯挡环上安装有由前向后方向开启的单向阀,所述连接套筒上安装有控制副气腔内与副气腔外空气之间通断的发射阀,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口安装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一侧通过转接头安装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出口通过软气管与快速接头连接,所述快速接头安装于所述连接套筒上并与所述副气腔相通。
上述结构中,主气腔和副气腔是气压产生和释放的基础,其它结构包括气流通孔、挡圈、连接套筒、阀芯、单向阀和发射阀都是为主气腔和副气腔的形成和应用相关的;气压产生和释放的流程大致如下:高压气瓶内的气体首先进入副气腔,并推动阀芯向后滑动,直至紧靠挡圈,在压力进一步增大后,副气腔内的气体会通过单向阀进入主气腔,在主气腔气体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减压阀自动关闭,气室充气过程结束;需要发射弹丸时,打开发射阀,副气腔内的气体迅速溢出,气压降低,主气腔内的高压气体推动阀芯向前滑动,气流通孔开启,主气腔内的高压气体迅速通过气流通孔进入炮管内的后端,推动位于气流通孔前方的弹丸高速发射,完成气压释放、发射弹丸的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副气腔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阀芯套筒的长度基本相同且大于所述气流通孔在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气流通孔为四个并均匀分布于所述炮管的圆周壁上;所述挡圈安装于设于所述炮管后端圆周表面的挡圈沟槽内;所述炮管的圆周表面位于所述气流通孔前后两端外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炮管和所述气室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后面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炮管的后段内壁中位于所述气流通孔前方的位置设有由前向后内径渐小且用于阻止被发射的弹丸后移的坡膛;所述炮管的中段外壁上设有瞄准具。
进一步,所述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气室的座板和用于支撑所述炮管前段的脚架,所述座板的下面设有尖端支腿,所述座板上设有球形凹槽,所述气室的后端连接有球头,所述球头安装于所述球形凹槽内并能够转动;所述炮管的前端外安装有炮箍卡,所述炮箍卡与所述脚架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气室内设置主气腔和副气腔的结构,并通过设置挡圈、气流通孔、阀芯、单向阀、连接套筒和发射阀来配合应用,实现气压产生、释放、发射弹丸的目的,其结构紧凑,重量较轻,便于单人携带使用,同时具有发射载荷、效率和射程较大、发射距离可调、能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发射、动力恒定、气路简单、成本较低、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多用途气动发射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脚架、水平螺杆调节器、升降螺杆调节器和炮箍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视角相对图1为右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8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