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压力环电极壳对接时内部筋板夹紧焊接、铆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7011.1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韩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爱华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压力 电极 对接 内部 夹紧 焊接 铆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精度压力环电极壳对接时内部筋板夹紧焊接、铆接机构。
背景技术:
电极壳是自焙烧结电极组成部分之一,是薄钢板制成的圆筒,筒体内部等分焊接有若干块筋板,作为电极糊焙烧的模子,其作用是赋形和保护电极不受氧化;作为导电元件,当电极未烧好时能承受大部分电流,并能提高电极的机械强度。为提高电极的机械强度和分组电极壳上可能承受更大的电流,在电极壳内等距离并连续焊接若干个筋片,每个筋片上还做成若干个开孔。
现有的电极壳在同轴连接后,壳体之间的间距为150-180mm,在焊接时,需要在两个壳体之间添加一块辅助壳体(腰带板),这样要上下面焊接,装配和焊接的难度高,且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腰带板与上下两个面形成三条缝的焊接,很难保证连接体同心、同轴,这便会影响铜瓦以及电极炉的使用寿命以及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质量稳定的高精度压力环电极壳对接时内部筋板夹紧焊接、铆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高精度压力环电极壳对接时内部筋板夹紧焊接、铆接机构,它包含主吊环、工件吊环、吊臂、工装吊环、焊接电源、控制装置、焊接电源、回转轴腔、吊杆、稳定调整装置、离合装置、跟踪装置、焊枪、夹爪、焊接机械手、平衡器;所述的吊臂的中间均设有工件吊环,吊臂的边沿均设有工装吊环,主吊环设置在数个吊臂连接处的顶部,吊杆设置在主吊环的下方,稳定调整装置套接在吊杆上,吊杆的一侧设有焊接电源,吊杆的另一侧设有控制装置,焊接电源与控制装置之间设有焊接电源,吊杆的下方设有回转轴腔,回转轴腔的底部设有启动离合装置,焊枪与离合装置连接,离合装置的底部设有平衡器,平衡器底部的一侧设有夹爪,夹爪的一侧设有跟踪装置,跟踪装置的底部设有焊接机械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替换为铆接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通过工件吊环与筋板的配合将电极壳吊起,使得电极壳之间相互配合,由于外壳之间的间距在1-5mm,所以焊接时,无法从外部完成,只能将吊杆放入电极壳的腔中进行操作,通过夹爪夹紧相互配合的筋板,夹持时,通过跟踪装置进行微调,电极壳同心同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焊枪进行焊接固定;铆接时通过铆接机械手操作,铆接机械手先抓取螺丝、螺母,再将螺丝穿过连接孔,将螺母与螺丝对接并拧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准确将相连的两个电极壳焊接牢固,自动化程度高,且两个电极壳之间的距离较小,两个面对接的焊接、铆接准度高,难度小,可以提高电极壳的美观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能及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主吊环1、工件吊环2、吊臂3、工装吊环4、焊接电源5、控制装置6、焊接电源7、回转轴腔8、吊杆9、稳定调整装置10、离合装置11、跟踪装置12、焊枪13、夹爪14、焊接机械手15、平衡器16、铆接机械手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主吊环1、工件吊环2、吊臂3、工装吊环4、焊接电源5、控制装置6、焊接电源7、回转轴腔8、吊杆9、稳定调整装置10、离合装置11、跟踪装置12、焊枪13、夹爪14、焊接机械手15、平衡器16;所述的吊臂3的中间均设有工件吊环2,吊臂3的边沿均设有工装吊环4,主吊环1设置在数个吊臂3连接处的顶部,吊杆9设置在主吊环1的下方,稳定调整装置10套接在吊杆9上,吊杆9的一侧设有焊接电源5,吊杆9的另一侧设有控制装置6,焊接电源5与控制装置6之间设有焊接电源7,吊杆9的下方设有回转轴腔8,回转轴腔8的底部设有启动离合装置11,焊枪13与离合装置11连接,离合装置11的底部设有平衡器16,平衡器16底部的一侧设有夹爪14,夹爪14的一侧设有跟踪装置12,跟踪装置12的底部设有焊接机械手15。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机械手15替换为铆接机械手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爱华,未经韩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7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力管道焊接的管内封堵装置
- 下一篇:油箱轨迹模拟焊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