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998.5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戴耀平;陈生;章关林;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321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低压 铸造 保温 | ||
1.一种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进出炉气管,且所述进出炉气管上连接有外接通气管;和
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设在所述外接通气管和所述进出炉气管之间,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蓄热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外接通气管和所述进出炉气管相连通的加压进口和泄压出口,以使铸造充型时,压缩空气依次由所述外接通气管和所述加压进口进入所述箱体内,并推动所述箱体内的热空气依次由所述泄压出口和所述进出炉气管进入所述炉体内,并使铸造完成后泄压时,所述炉体内的热空气依次由所述进出炉气管和所述泄压出口流回至所述箱体内,并推动所述箱体内的空气依次经所述加压进口和所述外接通气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的蓄热体积大于或等于一次铸造所需通入所述炉体内的空气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接通气管包括并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在所述外接通气管和所述加压进口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外接通气管和所述加压进口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缸体内设有可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调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接通气管的所述进气管相并接,所述调压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且所述第三电磁阀将所述调压管打开时,可使压缩空气依次由所述调压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进入所述缸体,并推动所述第一活塞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之间连接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上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并可在所述第二气缸工作时,使所述第二活塞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出炉气管包括进炉气管和出炉气管;或,所述进出炉气管为一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有隔板,以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多层蓄热腔,每一层所述蓄热腔内均设有所述蓄热体,且相邻两层所述蓄热腔的前端和末端交替式相连通,其中最下层所述蓄热腔的前端与所述加压进口相连通,最上层所述蓄热腔的前端或末端与所述泄压出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纵截面呈一字形或十字形,以将所述箱体分隔成两层所述蓄热腔,且两层所述蓄热腔的末端相连通,其中一所述蓄热腔的前端与所述加压进口相连通,另一所述蓄热腔的前端与所述泄压出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热式低压铸造保温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具有隔热间隙,所述隔热间隙内设有保温层;
所述蓄热体为蜂窝状蓄热砖,所述隔板为金属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9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