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变压器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087.2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2 | 分类号: | H02M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变压器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的大功率电力机车或者动车组上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结构是:接触网—牵引变压器—整流器—中间直流电路—逆变器—牵引电机。其中,牵引变压器笨重、造价昂贵,并占用大量的空间,既增加了机车的重量和制造成本,也在列车牵引或者再生制动时,产生铜耗和铁耗,使电能利用率降低。此外,变压器还会带来温升、漏抗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变压器拓扑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变压器拓扑结构,包括相互级联的二个以上的转换单元;所述的转换单元包括控制器、脉冲整流器、电阻和电感,控制器接收电网侧的交流电压信号和交流电流信号,同时控制器接收脉冲整流器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信号和直流电流信号,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脉冲整流器相连接,控制器上具有直流电压给定值输入端;电阻的输入端与电网侧连接,电阻的输出端通过与电感串联与脉冲整流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脉冲整流器为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其中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A极与电感的输出端连接,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B极与相邻转换单元的A极连接,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g极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三电平脉冲整流器输出正极和N极之间设置了第一电容,在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负极与N极之间设置了第二电容。
进一步的,脉冲整流器上并联有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器接收交流电压传感器的交流电压信号;在电网侧与电阻之间串联有交流电流传感器,控制器接收交流电流传感器上的交流电流信号。
进一步的,在脉冲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有直流电压传感器,控制器接收直流电压传感器的直流电压信号;在脉冲整流器的输出端串联有直流电流传感器,控制器接收直流电流传感器的直流电流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拓扑结构,利用多个转换单元对电网侧的电压进行分压,利用脉冲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使得每一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具有稳定的直流输出,从而省去了变压器,解决了变压器笨重、造价昂贵、占用大量空间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在列车牵引或者再生制动时产生铜耗和铁耗的技术问题,使电能利用率高。此外,还解决了变压器带来温升、漏抗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2)由于设置了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起到了平衡电压的作用,保证N极为0电位。
(3)由于设置了交流电压传感器、交流电流传感器、直流电压传感器和直流电流传感器,因此,能精确的得到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无变压器拓扑结构包括相互级联的二个以上的转换单元100,所述的级联是指利用转换单元进行分压,每一转换单元都具有输出端。所述的转换单元100包括控制器1、脉冲整流器2、电阻3和电感4。
控制器1具有直流电压给定值输入端Udc--※---、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Uac、交流电流信号输入端Iac、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Udc、直流电流信号输入端Idc和输出端pulse。直流电压给定值输入端Udc--※---接收直流电压给定值,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Uac接收来自交流电压传感器的交流电压信号,交流电流信号输入端Iac接收来自交流电流传感器的交流电流信号,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Udc接收来自直流电压传感器的直流电压信号,直流电流信号输入端Idc接收来自直流电流传感器的直流电流信号,输出端pulse与脉冲整流器的g极连接。
所述的脉冲整流器2为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其中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A极与电感4的输出端连接,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B极与相邻转换单元中的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A极连接,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g极与控制器1的输出端pulse连接。
在三电平脉冲整流器输出正极和N极之间设置了第一电容5,在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的负极与N极之间设置了第二电容6,起到了平衡电压的作用,保证N极为0电位。
电阻3和电感4依次串联,电阻3的输出端连接在电感4的输入端。电阻3的输入端与电网侧2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