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头校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150.0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宣;王红元;范满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汽车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长头校车车架。
背景技术
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强制要求校车均采用长头结构进行设计,保证车辆在受到正面撞击时车头能够起到吸能缓冲作用,以减小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如图1、图2所示,目前,国内6~7米的长头校车车架多采用直通梁结构,具体为:将左直通纵梁1及右直通纵梁2通过螺栓及铆钉与连接横梁3固定连接为一体,其中左、右纵梁采用等高、等截面设计。该结构车架,存在着:整车重量大,重心高,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或追尾时,车架变形量较小,受力集中难以向各个方向分解,从而导致乘员受伤风险增加,安全系数降低。就长头车架设计要求,在正面撞击时起缓冲作用,不至于伤及学生为目的,就应在车架设计时考虑,另外还应考虑侧撞或追尾时,整车受力,在不影响人员生命安全基础上,车辆受力的允许变形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长头校车车架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增加车架吸能效果,提高校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长头校车车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头校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左、右纵梁之间通过螺栓及铆钉固定连接有横梁,其特征在于:左、右纵梁为一次冲压成型的整体式结构,左、右纵梁在纵向呈不规则多变截面结构;所述在纵向呈不规则多变截面结构具体为:在左、右纵梁的下端对应于后桥安装部位与前桥安装部位之间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左、右纵梁的前端向下加宽并安装前桥的前吊耳,左、右纵梁上从安装前桥的后吊耳部位向前延伸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并过渡至前桥的前吊耳,形成能吸收冲击能结构的变形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纵梁上能吸收冲击能结构的变形区设计,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架的前端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量,从而对冲击力进行有效吸收,减小乘员受伤风险;还兼顾降低整车重心,使得整车布局更加合理,提高车辆安全系数。将左、右纵梁的前端向下加宽用于安装吊耳,便于保持车辆前部的通过性。对应于后桥安装部位与前桥安装部位之间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使车架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节约材料,降低整车自重,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底盘高度,减少车辆在较高时速行驶时转向侧翻几率,重量轻了15-20%,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长头校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长头校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左直通纵梁;2.右直通纵梁;3.连接横梁;4.左纵梁;5.后桥安装部位;6.前桥的后吊耳;7.前桥的前吊耳;8.右纵梁;9.横梁;A.能吸收冲击能结构的变形区;B.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一种长头校车车架,一种长头校车车架,包括左纵梁4、右纵梁8,左纵梁4、右纵梁8之间通过螺栓及铆钉固定连接有横梁9,左纵梁4、右纵梁8为一次冲压成型的整体式结构,左、右纵梁在纵向呈不规则多变截面结构;右所述在纵向呈不规则多变截面结构,具体为:在左纵梁4、右纵梁8的下端对应于后桥安装部位5与前桥安装部位之间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B;左纵梁4、右纵梁8的前端向下加宽并安装前桥的前吊耳7,左纵梁4、右纵梁8上从安装前桥的后吊耳6部位向前延伸是逐渐由宽变窄的变截面结构,并过渡至前桥的前吊耳7,形成能吸收冲击能结构的变形区A。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左、右纵梁采用中间宽两头窄并在前端向下加宽的不规则变截面结构设计,并在前端设置能吸收冲击能结构的变形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架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量(当冲击负载沿车架构件的轴向加载时,车架纵梁变形区用于促进车架构件的弯曲变形;当冲击负载沿车架构件的纵向载时,车架纵梁变形区用于促进车架构件的纵向变形),从而对冲击力进行有效吸收,减小乘员受伤风险;此设计还兼顾降低整车重心,使得整车布局更加合理,提高车辆安全系数;左右纵梁的前端向下加宽用于安装第一吊耳,便于保持车辆前部的通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副车架摆臂安装支架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用的悬挂球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