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4683.7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盼;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B66C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起重机受起升钢丝绳最大单绳拉力的限制,使用主臂工况作业时,用户往往起吊相对最大额定起重量的中大吨位重物,使用副臂工况作业时,用户选择起吊为不超过钢丝绳最大单绳拉力的小吨位重物。考虑用户使用需求,当起吊相对最大额定起重量的中小吨位重物时,用副臂单倍率工况起吊,钢丝绳的最大单绳拉力已经不能满足,此时若继续用主臂工况起重钩起吊作业,由于主起重钩自身较重,滑轮组倍率为3倍率及以上,导致起升速度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起吊能力下降。
而为适用副臂工况作业,副起重钩均为单倍率副起重钩。这样,55吨汽车起重机起吊较小吨位重物(一般为5吨以下),使用主臂+副臂工况下的副起重钩作业,受最大单绳拉力的限制,最大起吊重物仅为5吨及以下,不能满足用户起吊8吨左右的重物。
从现有技术的两种起吊装置来看,主臂作业工况下,不同臂长不同倍率下只能使用主起重钩作业,其倍率均为3倍率及以上倍率工况。在起吊小吨位重物时选择12倍率、10倍率、或3倍率及以上的其他倍率,起升速度减慢,加上主起重钩自身偏重,使得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使用主臂+副臂工况单倍率作业时,受单绳拉力的限制,最大起吊能力有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可以提高起吊中小吨位的起吊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副卷扬、副起升钢丝绳、臂架、副起重钩,其中,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通过安装座固定到所述副起重钩上方的一个滑轮,所述副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副卷扬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以固定到所述臂架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在所述滑轮两侧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所述滑轮的滑轮轴,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滑轮轴下部的连接销轴,所述副起重钩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销轴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销轴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副起重钩两侧的限位套。
优选地,所述滑轮轴的超出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的端部分别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上分别固定有卡止件,该卡止件卡接到所述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滑轮轴形成为空心轴,所述卡槽形成为台阶形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加强板,所述卡止件形成为固定板,该固定板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并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加强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分别形成为对称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形成有围绕所述滑轮轴间隔设置的多个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每个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隔套,以调整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围绕所述滑轮间隔设置的多个挡绳棍。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关于所述滑轮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副起重钩的上方通过安装座固定一个滑轮,即,副起升钢丝绳通过一个动滑轮和副起重钩吊起重物,从而可以实现主臂两倍率工况作业,在最大单绳拉力受限的情况下,提高起吊能力,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副起重钩和安装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座在安装滑轮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座在安装滑轮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线A-A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滑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副起重钩20安装座21第一安装板
22第二安装板220减重孔23滑轮轴
230卡槽24连接销轴240限位套
25卡止件26加强板27连接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4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