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5674.1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英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B01D35/0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滤 功能 水龙头 转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和纯净水都是直接进行饮用,但是自来水经过管道运输,包括二次供水对水质会产生影响,供水管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经年累月形成附着管道表面的顽固微生物被膜,导致优质的源水在输送过程中遭到二次污染,影响水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包括一呈T状的净化管,其横向管的两端开口处分别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纵向管内可分离放置一呈直桶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壁与净化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过滤网内形成第二空间,自来水依序流经进水口、第一空间、过滤网、第二空间、以及出水口排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采用变空隙过滤结构,其采用海砂作为过滤介质,海砂的粒径范围为0.2mm~2.0mm,过滤网的壁厚为1.7~2.0mm。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管内还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空间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管的横向管的管壁上形成有一用于更换过滤网的开口,在该开口处可分离密封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对净化管内的自来水进行加压的压力装置;所述净化管的纵向管的尾端处形成有一泄水口,在该泄水口处可分离密封设置有一底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净化管内设置由一过滤网隔离产生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以使自来水在从第一空间流向第二空间的过程中进行主动过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科学、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其包括一呈T状且内部贯通的净化管10,净化管10的横向管的两端开口处分别形成有进水口30和出水口40,其纵向管内可分离放置一呈直桶装的过滤网20。
优选的,在过滤网20的外侧壁与净化管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1,过滤网20内形成第二空间,12自来水依序流经进水口30、第一空间11、过滤网20、第二空间12、以及出水口30排出。
过滤网20采用变空隙过滤结构,其采用海砂作为过滤介质,海砂的粒径范围为0.2mm~2.0mm,过滤网的壁厚为1.7~2.0mm,其可有效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隔离。
净化管10的横向管内还设置进水管31和出水管41,进水管31的一端与进水口30相连、另一端插入第一空间11内,出水管41的一端与出水口40相连、另一端插入第二空间12内。
净化管10的横向管的管壁上形成有一用于更换过滤网20的开口,在该开口处可分离密封设置有顶盖50,顶盖50上设置有用于对净化管10内的自来水进行加压的压力装置60;净化管10的纵向管的尾端处形成有一泄水口,在该泄水口处可分离密封设置有一底盖70,自来水经过滤后产生的杂质可经由该泄水口排出。
实际使用时,进水口与自来水管道相连,出水口与水龙头相连,自来水管道的自来水从进水口30进入净化管10内部的第一空间11,然后再经过滤网20的过滤后进入第二空间12,此时第二空间12内的水质已做好净化处理,再在压力装置60的压力作用下,第二空间12内的水再经由出水口40进入水龙头内,从而可使净化处理后的水经水龙头流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转接装置,通过在净化管内设置由一过滤网隔离产生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以使自来水在从第一空间流向第二空间的过程中进行主动过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科学、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点。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英,未经杨晓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5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管托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安全阀自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