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0269.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飞;聂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博之园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6 | 分类号: | A62C13/7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灭火器。
背景技术
新型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新型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目前的二氧化碳新型灭火器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靠近火源,但是太过靠近火源容易导致使用者的不适;并且在二氧化碳使用时,二氧化碳汽化将释放大量的冷却,也会导致使用者的不适;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的抗压强度有限,但是当夏天气温升高时,钢瓶内的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此时容易发生钢瓶破裂或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使用,且强度高的新型灭火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灭火器,包括钢瓶本体、启闭阀、压把、提把、喷筒和虹吸管;所述钢瓶顶端的收口处设置有启闭阀;所述启闭阀一侧安装有喷筒,顶端安装有压把,底端安装有虹吸管;所述钢瓶本体底部设置有卡箍,该卡箍上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露端连接有防护罩,该防护罩中央设有安装喷筒的安装孔;所述钢瓶本体包括钢质的内胆层,内胆层外表面上均布有网状的加强筋层,加强筋层外设置有铝合金层,铝合金层外设置有碳纤维层。
所述碳纤维层是碳纤维缠绕在铝合金层外表面形成。通过在铝合金层外设置碳纤维层,以增加铝合金层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钢瓶本体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发光带,压把顶面设置有第二发光带,喷筒的手持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发光带。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带,有利于在黑暗中找到新型灭火器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二发光带,便于在黑暗中使用新型灭火器;通过设置第三发光带,便于在黑暗中找到喷筒。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发光带均为反光条。采用反光带,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发光带均为荧光警示带。采用荧光带,便于在黑暗中寻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钢瓶底部卡箍上支撑框上安装的可伸缩的支撑杆端部安装防护罩,以避免在使用新型灭火器时,使用者被高温灼伤,并且支撑杆可在支撑框内伸缩,也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防护罩的距离,以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性;在防护罩中央开设安装孔,便于放置喷筒;由于在内胆层外设置了加强筋层,以增加内胆的强度,避免内胆由于压力过大而爆炸;由于在加强筋层外设置有铝合金层,因此使得铝合金层与内胆层之间除了加强筋的部分都被空气充满,以形成一个隔温的效果,避免温度变化大,导致瓶内压力变大,而导致爆炸。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第三发光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钢瓶本体,2为启闭阀,3为压把,4为提把,5为喷筒,6为虹吸管,7为卡箍,8为支撑框,9为支撑杆,10为防护罩,11为安装孔,12为内胆层,13为加强筋层,14为铝合金层,15为碳纤维层,16为第一发光带,17为第二发光带,18为第三发光带,19为反光条,20为荧光警示带,21为玻璃钢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博之园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博之园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带背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预警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