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及其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1570.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凌莉;吴益锋;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6 | 分类号: | F21V7/06;F21V7/07;F21V7/08;G02B27/01;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抬头 显示 及其 光源 系统 | ||
1.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板和聚光基板;所述聚光基板上一体成型有呈阵列分布的若干聚光部件;所述背光板上呈阵列分布有若干背光灯,所述背光灯与所述聚光部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聚光部件呈碗型,包括入射光面、出射光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射光面和出射光面之间的全反射面;
所述入射光面和出射光面为平面;所述入射光面的中心处设有向所述出射光面凹陷的凹孔,所述凹孔的底部设有汇聚面;
所述汇聚面和所述全反射面均为二次曲线旋转形成的二次曲面;
所述背光灯设置在所述入射光面的中心处,其发出的光线射入对应聚光部件上入射光面的中心处凹孔内,其中,部分光线经该凹孔内的所述汇聚面汇聚后从所述出射光面出射,部分光线经所述全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射光面出射;
其中,所述出射光面和所述入射光面呈圆形,相邻聚光部件上的所述出射光面两两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面、全反射面为圆锥面、椭圆锥面、椭球面、椭圆抛物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聚光基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基板上设有限位柱、限位板和定位柱;
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背光板和聚光基板之间,限制所述聚光基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背光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聚光基板上的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呈阵列分布的若干聚光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匀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呈阵列分布的条状微型凸起,所述条状微型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基板的材料为PMMA、PC或者COC的一种。
8.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包括光源系统、背光罩和透射式显示屏;所述光源系统和所述透射式显示屏在光路上呈前后布置,分别位于所述背光罩两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为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所述背光板上背光灯发出的光线经该聚光基板后均匀出射,为所述透射式显示屏提供均匀高亮的背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抬头显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式显示屏与所述背光板之间的距离为20-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抬头显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罩上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根据光线的入射方向分成前端和后端;
所述通光孔的前端设有基板安装槽,所述聚光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安装槽内;
所述背光罩和所述背光板上均设有螺孔;所述背光罩和所述背光板通过一螺钉与所述螺孔的配合,将所述聚光基板固定在所述基板安装槽内;
所述透射式显示屏位于所述通光孔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5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