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控制器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276.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控制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风扇电机控制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散热风扇都是有发动机直接带动,风扇随着发动机的转动而转动,风扇基本上一直保持转动,无法兼顾到车辆实际需求,这样既不能根据散热需求来提供风扇驱动力,也不能在无需散热时停止风扇的转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电子风扇,特别是电动汽车,风扇由电机驱动,而电机由控制器实时控制,根据整车散热需求来提供风扇驱动力,这样既能够保证车辆的有效散热,保证车辆发动机、电机等各个需要散热的部件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环境下,也能在不需要散热的时候关闭或减小风扇的转速,节省能源。
现有的电子风扇控制器由于其功率较小,一般不用散热处理,故一般采用塑料外壳,然而控制器塑料底部一般为一较薄的塑料板,该塑料板在紧固螺丝时容易出现弯曲,导致控制器上盖和底板的连接处出现开口,防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风扇控制器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底板采用加强筋的独特设计,能够有效增强底板的抗弯曲能力,保证控制器安装时的密封性及防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扇控制器壳体结构,包括上盖、底板、硅胶圈,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板之间加入所述硅胶圈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采用“工”字形加强筋结构。
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放置硅胶圈的凹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盖凹槽对应的凸起。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放置硅胶圈的凹槽,所述上盖上设置于所述底板凹槽对应的凸起。
所述底板下表面安装孔处设置凸起部分。
所述上盖包括防水应急开关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表现为:
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控制器壳体结构,增强了壳体底板的抗弯曲能力,防止安装时对控制器密封性、防水性的破坏。
2、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控制器壳体结构,在底板安装空位处设置凸起部分,减少装车时对控制器底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扇控制器壳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扇控制器底板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扇控制器底板的凸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风扇控制器防水等级不够就会导致控制器在车辆上的位置布置受限制,通常情况下风扇控制器会被放置在车身较高的位置或者电池箱等密封的空间里,而如此做法会使得控制器与风扇电机的距离较远,浪费过多的电线,而且很多车辆的密封位置放置风扇控制器极为不便,所以控制器的防水等级对于整个散热风扇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整车的正常、高效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风扇电机控制器采用塑料材质的壳体,包括上盖、底板、硅胶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放置硅胶圈的凹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盖凹槽对应的凸起,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放置硅胶圈的凹槽,所述上盖上设置于所述底板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硅胶圈实现密封连接,所述凸起结构能够有效的压紧硅胶圈,保证控制器壳体的防水效果,所述上盖还包括防水接插件,用于连接电机及其他通信线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控制器外壳防水等级达IP65。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风扇控制器外壳结构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控制器外壳结构包括上盖1、底板2、硅胶圈3,所述上盖1包括接插件4、应急开关按钮5,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板2之间通过硅胶圈3密封连接,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放置硅胶圈3的凹槽,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盖1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底板2凸起结构与所述上盖1的凹槽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压紧硅胶圈3,保证控制器壳体的防水效果。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外壳底板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底板2为方形塑料结构并加入“工”字加强筋21结构,所述加强筋21为塑料材质,该加强筋结构对底板2的体积增加不大,却大大增加了底板2的抗弯曲能力,对于所述底板2与所述上盖1之间的固定安装时以及装车时的挤压,加强筋结构的底板2都能够保证其结构不变形,也就保证了底板2与上盖1之间的结合部位不会发生位移而出现空隙,保证了控制器的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