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补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513.4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郝鹤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鹤阳 |
主分类号: | H03F1/34 | 分类号: | H03F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01999 天津市蓟县渔***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补偿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偿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补偿网络是在系统中利用其输入或反馈网络来改变运算放大器相应的阻抗参数和校正系数的动态指标。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适当的频率处提供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并且使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在较高频率处穿越0dB线,从而获得较宽的频带,使系统快速响应。采用如图1所示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时,电子负载在该调节器下响应速度较快,但是出现了较大的超调。这种系统的补偿有自身的缺陷,系统在低频环节可以近似为一个0型系统,虽然直流增益大,但是该补偿器的静差依然存在,如图2所示为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得到的单极点补偿系统伯德图,如图3所示为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得到的单极点补偿系统响应图。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系统低频环节加入积分环节的改进电路,以便能消除静差,减小系统超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除静差以及减小系统超调的改进的补偿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补偿电路,它包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其信号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并联依次有串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电路的低频环节加入积分环节,即在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中的第一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加入了第一电容,消除了静差、减小系统超调,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
图2是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得到的单极点补偿系统伯德图;
图3是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得到的单极点补偿系统响应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系统伯德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系统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它包括一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其信号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两端并联依次有串接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本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传统的单极点补偿电路中的第一电阻R1和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加入了第一电容C1,这个第一电容C1分别在传递函数中加入了一个零点和一个极点的补偿电路,补偿后,就低频特性而言是一个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等于零。如图5所示为改进后得到所的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系统伯德图,如图6所示为改进后得到的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系统响应图;改进后电路对响应的超调量减小,响应速度与改进前的补偿电路相当,能够无静差地对系统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鹤阳,未经郝鹤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频控制混合集成电路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阵列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