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890.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廖梓婷;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梓婷 |
主分类号: | F26B21/10 | 分类号: | F26B21/10;F26B2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35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烘干是制茶工艺的必备的一道工序,随着茶叶生产的产业化和机械化,茶叶烘干也从最初的手工木炭烘干方式转变为大型机械烘干设备。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平板式和隧道式烘干机,但这类机械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叶绿素破坏,影响茶叶质量。于是,较先进的热交换式烘干机逐渐代替了原来的烘干设备,通常,热交换式烘干机内设置有热交换管,热蒸汽从锅炉内流出经烘干机后排出或流回锅炉。然而,由于热蒸汽温度高,在流出烘干机后,仍有较高的温度,存在大量的水蒸气,若直接流回锅炉,其设置在锅炉端的水泵因为蒸汽的压力非常容易损坏。若直接排出,这就造成能源和水源的双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锅炉提供给烘干机热量后将还剩有的余热提供给十二斗烘干机,避免了锅炉余热的浪费,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用于对茶叶烘干机提供热源,包括锅炉,所述的锅炉连接一个动态烘干机的进气管和一个十二斗烘干机的进气管;
所述锅炉通过进气主管道与所述动态烘干机的进气管及所述十二斗烘干机的进气连接,连接处采用密封处理;
所述进气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锅炉热量传输的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主管道为隔热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设置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进气主管道与所述的动态烘干机的进气管之间;另一个设置在进气主管道与所述的十二斗烘干机的进气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铁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之处:锅炉以前只连接一个动态烘干机,现改为同时连接一个动态烘干机、一个十二斗烘干机,锅炉提供给烘干机热量后将还剩有的余热提供给十二斗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锅炉同时连接动态烘干机和十二斗烘干机提供热量,锅炉提供给动态烘干机热量后将还剩有的余热提供给十二斗烘干机,避免了锅炉余热的浪费,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耗。阀门的设置可以灵活地控制热量的传输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用于对茶叶烘干机提供热源,包括锅炉1,锅炉1连接一个动态烘干机2的进气管和一个十二斗烘干机3的进气管。
锅炉1通过进气主管道11与动态烘干机2的进气管及十二斗烘干机3的进气连接,连接处采用密封处理.。进气主管道11为隔热管道,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锅炉热量传输的阀门12。阀门12为铁阀门,设置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进气主管道11与动态烘干机2的进气管之间,另一个设置在进气主管道11与十二斗烘干机3的进气管之间。
具体使用时,锅炉产生热量通过进气主管道11并控制其上的铁阀门12传输给动态烘干机2和十二斗烘干机3。其中,动态烘干机的使用温度在170-280℃之间,而十二斗烘干机的使用温度在45-120℃之间。使用本实用新型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锅炉提供给动态烘干机2热量后将还剩有的余热提供给十二斗烘干机3,该结构能够提高烘干机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梓婷,未经廖梓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式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烘烤房用高温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