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床用采血管混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672.0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尹红华;罗兴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 血管 混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混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临床用采血管混匀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通常用采血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用于检验。由于血液中的细胞具有易凝集的特性,放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标本会自然沉降、分层,导致血液标本无法使用,因此,临床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检验前,需在采血管中添加抗凝剂并及时颠倒混匀,以防止采血管中的血液标本发生凝血、溶血等不良现象。
目前医护人员用采血管对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完毕后,都是靠手将采血管颠倒混匀5-10次,颠倒混匀时避免用力振荡。由于不同医护人员颠倒混匀的方法和力道不同,导致血液标本的混匀质量出现差异,影响后期血液的检验结果;采血管多为玻璃制品,医护人员用手颠倒采血管混匀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手滑摔碎采血管,污染护理室,还需对患者再次进行抽血,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和疼痛;由于采集的血液标本较多,采用人工手动混匀的方法,费时费力,人工混匀的工作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临床用采血管混匀器,其使用方便、混匀血液标本效率高,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能有效防止损坏采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床用采血管混匀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支架,两安装支架上安装一可转动的转轴,该转轴的一端外伸出安装支架,与一L形把手长臂的延伸端固定连接,使L形把手的短臂与转轴平行,所述转轴位于两安装支架之间的轴段上周向固定一转盘,所述转盘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采血管的安装筒,转盘对应安装筒的位置分别设有编号,安装筒沿转盘的径向延伸,安装筒的筒底分别设有软垫层,安装筒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弹性卡套,所述弹性卡套的圆周内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凸起的弹性变形齿。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通孔,通孔中安装轴承,所述转轴支承在两轴承中,可转动的安装在两安装支架上。
所述转轴位于两轴承外侧的轴段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对转轴轴向定位的弹性卡圈。
所述L形把手的长臂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转轴的外伸端上设有径向通孔,所述L形把手长臂的延伸端穿过转轴的径向通孔,与一螺母螺纹配合形成固定。
所述L形把手的短臂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护套。
所述转盘为一圆形的实心盘,实心盘的圆周面上沿圆周均匀设置径向的盲孔,形成用于安装采血管的安装筒。
所述转盘为一圆形的支撑架,所述多个安装筒沿圆周均匀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弹性卡套的上端圆周设有环形折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采血管混匀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支架,两安装支架上安装一可转动的转轴,该转轴的一端外伸出安装支架,与一L形把手长臂的延伸端固定连接,使L形把手的短臂与转轴平行,医护人员手摇L形把手的短臂,即可转动转轴,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所述转轴位于两安装支架之间的轴段上周向固定一转盘,转盘随转轴转动而转动,所述转盘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采血管的安装筒,转盘对应安装筒的位置分别设有编号,安装筒沿转盘的径向延伸,医护人员将装有血液标本的采血管按采集顺序装入对应编号的安装筒中,往复转动转轴时,转盘往复转动,往复颠倒采血管,充分混匀采血管中的血液标本,达到颠倒次数后,按顺序先后将采血管取出存放保存,能有效满足每个采血管均充分颠倒摇匀,保证血液标本满足混匀的标准,通过转盘往复转动实现采血管颠倒动作,采血管颠倒时的方式和力道相同,保持血液标本的混匀质量一致,尽可能地降低后期血液的检验结果的误差。安装筒的筒底分别设有软垫层,安装筒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弹性卡套,所述弹性卡套的圆周内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凸起的弹性变形齿,当采血管插入安装筒时,弹性变形齿被挤压变形,对采血管形成限位,采血管的管底支撑在软垫层形成缓冲,通过弹性变形齿的限位作用,采血管在往复颠倒的过程中,能保持采血管的位置,避免采血管摔出损坏。
所述L形把手的短臂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护套,护套可绕L形把手的短臂转动,医护人员在手摇L形把手时,手与护套不会发生相互滑动,避免磨损医护人员的手掌皮肤。
所述弹性卡套的上端圆周设有环形折边,将弹性卡套卡入安装筒的开口处时,环形折边紧贴在安装筒开口上,对弹性卡套形成定位,防止弹性卡套随采血管插入而陷入安装筒内,保证弹性卡套对采血管形成较强的限位效果,同时方便更换磨损的弹性卡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