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545.0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鲁斌;程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1B15/00 | 分类号: | G01B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71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报文 通信 技术 输电 线路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导线悬挂曲线上任意一点至两悬挂点连线在铅直方向上的距离为该点弧垂,弧垂时输电线路一个重要的参数,过小的弧垂说明输电线拉力过大,输电线容易发生断裂或者导致输电线两端的杆塔损坏,过大的弧垂说明输电线拉力小,在侧风大时相邻的输电线可能会发生剐蹭,导致输电短路,发生危险,目前,国内外实际应用较多的档测中点角度法、档端角度法和驰度板观测法等间接的测量方法,主要是使用经纬仪配合标尺或望远镜配合驰度板,通过角度测量、视距测量以及望远镜目估驰度板读数来完成。
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是通过导线应力、温度、倾角或图像分辨来实时测量弧垂,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间接手段来测量导线弧垂,计算比较复杂,测量精度不高,同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亟需一种导线弧垂的测量系统,能够高精度测量输电线路的弧垂,测量结果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导线弧垂测量为间接测量,计算比较复杂,测量精度不高,同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的问题,提供了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能够高精度测量输电线路的弧垂,测量结果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包括北斗卫星、移动站、本地服务器,移动站设置在输电导线上,移动站与输电导线形成滑动配合,移动站设置有第一定位模块及第一通讯模块,第一定位模块输出端与第一通讯模块输入端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北斗卫星通过卫星信号连接,北斗卫星与本地服务器通过卫星信号连接。
还设置有基准站,基准站设置有第二定位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定位模块输出端与第二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与北斗卫星通过卫星信号连接。
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第二定位模块都为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的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讯协议的短报文通讯模块。
所述的移动站设置有辊轮,辊轮与输电导线形成滑动配合。
还设置有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环境检测模块设置在输电导线的一端,环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北斗卫星还通过卫星信号连接有远程服务器。
所述的移动站、基准站还都设置有基于G移动通讯技术的备用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基于北斗的定位系统,采用移动站在输电线路上滑动,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位置信息,移动站将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将位置信息本地服务器,保证了输电导线弧垂测量的准确及通讯的可靠性,北斗卫星将弧垂信息还发送到了远程服务器,便于进行大数据统计,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北斗卫星,2、本地服务器,3、基准站,4、移动站,5、输电导线,6、环境监测模块,7、远程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就针对目前电力设备弧垂测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利用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实时获取输电线路导线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无线短报文双向通信技术或3G移动通信技术,将导线的位置信息分别传送到本地服务器进行显示记录及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目前,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比较成熟,定位精度高,可有效解决了测量中存在的数据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另外,系统兼顾3G移动通信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突破通信盲点,保证通信质量,有效的避免了地域和环境对数据通信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包括北斗卫星1、移动站4、本地服务器2,移动站4设置在输电导线5上,移动站4与输电导线5形成滑动配合,移动站4设置有第一定位模块及第一通讯模块,第一定位模块输出端与第一通讯模块输入端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北斗卫星1通过卫星信号连接,北斗卫星1与本地服务器2通过卫星信号连接。
为了降低定位测量的误差,采用精度高的差分技术,还设置有基准站3,基准站3设置有第二定位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定位模块输出端与第二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与北斗卫星1通过卫星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测斜仪卡测头装置
- 下一篇:玻璃钢化设备用玻璃几何参数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