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型锂电池卷绕机自动落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5129.X | 申请日: | 201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柳炎;刘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东雷锂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徐皂兰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锂电池 卷绕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绕机落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电池卷绕机自动落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锂电池的高效生产过程中辅助设施存在有较多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譬如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在自动化卷绕机上完成卷绕加工后,由于卷绕机距离生产线联动传输带较远,且落差较大,由卷绕机自动排料机构直接落至联动传输带上,锂电池坯料两端的极片很容易碰坏,因此不得不采用手工转料的方式,然而人工操作与机器操作有时候会存在不能同步或人工操作不能很好地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劳动强度很大,操作工常常叫苦不迭。迄今为止,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方便,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产品损坏的圆柱型锂电池卷绕机自动落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柱型锂电池卷绕机自动落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卷绕机工作台面的一级传输机构和位于卷绕机一侧的生产线联动传输带,所述一级传输机构通过传动件连接有二级传输机构,所述二级传输机构与联动传输带搭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采用皮带传动件,包括分别与一级传输机构和二级传输机构连接的主动轮和被动轮。
优选的,所述二级传输机构的运行速度大于一级传输机构的运行速度。
优选的,所述二级传输机构采用链杆式传动机构,包括支架、主动轴、被动轴和由多个链杆、链板连接构成的环形传输带,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链杆配合的链轮,所述支架通过支撑连接件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链杆上设置柔性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链杆上设置弹性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链轮采用矩形齿链轮,所述矩形齿顶部设置弧形倒角。
优选的,所述链轮采用锯齿形链轮,所述主动轴上的链轮与被动轴上的链轮齿形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一级传输机构为槽式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绕机的出料端设置自动落料装置,经卷绕后的锂电池从卷绕机的出料端落至一级传输机构,接着通过传动件传至二级传输机构,由二级传输机构输送至水平输送机构。该自动落料装置适用于卷绕机落料位置相对较高,而水平输送机构位置相对较低的场合,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锂电池的传输效率,同时避免了锂电池的人为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中链杆和链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圆柱型锂电池卷绕机自动落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卷绕机工作台面1的一级传输机构2和位于卷绕机一侧的生产线联动传输带3,所述一级传输机构2通过传动件连接有二级传输机构4,所述二级传输机构4与联动传输带3搭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采用皮带传动件5,包括分别与一级传输机构2和二级传输机构4连接的主动轮5-1和被动轮5-2,所述主动轮5-1外径等于或大于被动轮外径5-2,或者通过二级传输机构4传动件的调整,保证二级传输机构4的运行速度大于一级传输机构2的运行速度,防止落至二级传输机构的锂电池坯料堆积碰撞,同时二级传输机构4的运行速度也不宜过快,避免锂电池坯料向所述联动传输带上的抛落速度过快,导致极片的碰撞损坏。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述二级传输机构4采用链杆式传动机构,包括支架、主动轴、被动轴和由多个链杆6、链板7连接构成的环形传输带8,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链杆7配合的链轮9,所述支架通过支撑连接件10与所述工作台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东雷锂电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东雷锂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5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折叠天线
- 下一篇:锂电池组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