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8601.7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袁广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L31/02;A61L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体内 降解 组织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外科手术血管、其它脉管以及组织的结扎与闭合使用最多的仍然是金属钛夹,通常为“U”或者“V”型钛夹。这种钛夹因为使用简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钛夹可以满足窥镜下操作的要求,但在植入病人体内后不会被降解,而且钛夹在被夹组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滑脱现象而可能游离至其它部位成为异物,造成炎性反应等并发症。此外,市场上还有二种组织闭合夹:1、不可吸收聚合物材料组织闭合夹,这类闭合夹也存在不可吸收而永久留存在人体内的弊端,并且由于强度较低而产品体积设计较大,放入人体后影响人体内部组织。2、可吸收的聚合物材料的组织闭合夹,这类闭合夹克服了前一类闭合夹不可吸收的缺点,但是仍然存在强度较低的问题,所以依旧存在体积较大,放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内部组织的问题,并且这类组织闭合夹的降解速度较快。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可降解金属镁合金材料作为医用生物材料已应用于人体临床试验,该类金属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降解速率可控,降解产物为人体必需元素。由此可见采用可降解的镁合金金属丝制备组织闭合夹极具临床应用前景。但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制备成简单的“U”或者“V”型时,在采用专用的手术钳夹紧过程中会在“U”或者“V”型的转弯处发生脆性断裂。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基于可降解镁合金提出了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及其制备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该组织闭合夹由于具有自锁模式,夹闭能力强,不易脱落,且采用可降解镁合金制成能在体内逐渐降解并被人体所吸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其包括通过尾端相连的闭合夹上臂和闭合夹下臂,所述闭合夹上臂和闭合夹下臂的连接处呈环形,所述闭合夹下臂的前端为弧形凹槽,所述闭合夹上臂的前端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凹槽的内边缘均具有一个末端圆角和一个前端圆角,所述末端圆角靠近闭合夹下臂的尾端,所述前端圆角远离闭合夹下臂的尾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闭合夹上臂的内侧和闭合夹下臂的内侧分别设有若干上臂内侧通槽和若干下臂内侧通槽,且在闭合夹上臂和闭合夹下臂相向闭合后,闭合夹上臂内侧通槽和闭合夹下臂内侧通槽呈交错排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末端圆角所在圆的半径为0.5~1mm,所述前端圆角所在圆的半径为0.5~1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臂内侧通槽和下臂内侧通槽的深度均为0.1mm左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臂内侧通槽和下臂内侧通槽的数量均为4~10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臂内侧通槽和下臂内侧通槽的横截面剖面均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闭合夹上臂的长度小于闭合夹下臂的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凹槽的弧长大于二分之一圆周。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闭合夹由镁合金材料制成,其前端开口,末端相连,形成“V”或“U”形结构;组织闭合夹的上臂和下臂相对于其中心线不对称,且上臂和下臂内侧开有圆弧形通槽,防止夹持的血管及其它脉管的滑动,同时该圆弧形通槽在夹体开口方向上不对称,防止在夹紧的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空隙而不能对血管及其它脉管实现阻断;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闭合夹的末端具有“O”形结构,也可以呈为环形结构,可以防止在夹紧的过程中由于镁合金塑性较差而出现断裂,上臂前端据有的弧形凸起以及下臂前段具有的弧形槽相互配合成自锁装置,可以增加夹紧的可靠度,同时弧形凸起以及弧形凹槽均可以有由镁丝直接弯曲得到,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为Mg-Nd-Zn-Zr,Mg-Zn-Gd,Mg-Zn-Mn或Mg-Zn-Zr基合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可体内降解的组织闭合夹由直径Φ1mm的镁合金丝制成,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镁合金坯料通过热挤压得镁合金粗丝材;
步骤2,将挤压获得的镁合金粗丝材经多道次拉拔后,得组织闭合夹用细丝;
步骤3,将镁合金细丝进行去应力退火;
步骤4,将镁合金细丝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
步骤5,经模压弯折成型得到组织闭合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8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祛痘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