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驾驶语音提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151.5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钢;王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钢;王广智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 语音 提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驾驶语音提示仪。尤其涉及换挡、发动机转速超速和疲劳驾驶的汽车驾驶行为的语音提示仪。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及其运行状况的信息反馈为视觉反馈。其反馈信息通过汽车仪表盘或将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的形式进行反馈。通过汽车仪表盘的这种方式,在获取信息时,人的视野中心向前下方转移,眼睛的视野中心不再是汽车的行驶方向。这一短暂的时间段,是汽车驾驶的高度危险期。通过前挡风玻璃的投影的方式,驾驶员在获取信息时,视野虽然在汽车的行驶方向上,但是视野焦距由前方转移到前挡风玻璃的投影上,汽车前方的路况已不再是驾驶员注意的焦点,这一短暂的时间段,对于汽车驾驶来说是危险的。
汽车行驶中,根据现有车速而置于正确的汽车档位,是充分发挥汽车性能、安全以及节能驾驶的关键,同时对驾驶员良好驾驶行为的养成起到积极提示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视觉反馈系统对于驾驶行为所产生的风险,为了对汽车驾驶员反馈出现有车速所需档位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换挡行为的语音提示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所述的汽车OBDII协议数据解析模块,通过汽车的OBD扩展接口,从汽车电脑ECU中,读取汽车及其运行情况的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至所述的单片机芯片。单片机芯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对语音芯片发出响应指令。语音芯片收到指令后,向功放电路传递指令相应的真人语音信号。功放电路将真人语音信号放大输出至喇叭。喇叭播放出真人提示语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鉴于现有的视觉反馈系统所存在的风险,所述的语音信息反馈系统的语音提示,能显著提高驾驶行为的安全性。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可减少用于考虑现有车速应置档位的思想精力,使驾驶员可以在更轻松的状态下驾车,以提高驾驶感受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所述的语音信息反馈系统能反映出汽车在现车速下应置的合理档位,这对充分发挥汽车性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以及节油、环保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对驾驶员良好驾驶行为的养成起到积极提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CB电路顶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PCB电路底层图。
图4是外壳顶视图。
图5是外壳左视图。
图6是外壳右视图。
图7是外壳剖面图。
图中:17.OBD接口连线插接口18.电源开关19.音量调节20.模式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OBD接口连接线,分别将汽车OBDII型扩展接口的16、15、7、14、6脚与插接座P1的1、2、3、4、5脚相连,OBDII型扩展接口的4、5脚与插接座P1的6脚相连。
插接座P1的1脚经拨动开关S1与1A的自恢复保险丝后与EST527-miniS的1脚相连。插接座P1的2、3、4、5、6分别与EST527-miniS的2、3、4、5、6脚相连。EST527-miniS的1脚是+12V,6脚是GND。汽车ECU的数据,经EST527-miniS的2、3、4、5脚进入EST527-miniS芯片。
EST527-miniS的7、8、9、10、11脚分别与单片机芯片PIC16F877A的1、44、14、8、15、9相连,其中EST527-miniS的7、8脚与PIC16F877A的1、44脚进行UART通信,以使PIC16F877A控制EST527-miniS从汽车ECU中获取相应数据;其中EST527-miniS的9脚为PIC16F877A对EST527-miniS的复位和休眠唤醒的控制;EST527-miniS可通过其10脚对PIC16F877A进行点火唤醒。EST527-miniS的11脚是EST527-miniS与原车ECU连接状态输出端口。发光二极管D7阴极与EST527-miniS的11脚相连,以指示EST527-miniS与ECU的连接状态。D7阳极经限流电阻R16与+5V连接。其中EST527-miniS的10、11脚分别经限流电阻R11,R12与+5V连接。EST527-miniS的12脚与+5V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钢;王广智,未经王广钢;王广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置活性炭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