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358.6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雁南;雷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64 | 分类号: | B01D29/64;B01D29/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 挤压 过滤 出口 清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加工的机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即胶体挤压过滤设备出现故障,出口的胶体凝固在出口时的易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胶体,例如硅胶原料在最终出厂之前,要过滤清除胶体中的杂质颗粒,通常是用挤压过滤设备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一旦挤压过滤设备出现故障,如图1所示,在过滤网前后的胶体都需要清理,已经压过滤网的胶体需要由成型出口61成型,没有压过滤网的胶体需要过滤,所以二者都要再次投入到挤压腔体3中加工。
由于细滤网4和切胶位置22之间的挤压腔体3的形态所致,加上胶体本身的粘结性,清理十分困难。
现有技术中,工人们手工清理需要30分钟以上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旦挤压过滤设备出现故障,在过滤网前后的胶体都需要清理,由于细滤网和切胶位置之间的挤压腔体的形态和胶体本身的粘结性,清理十分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钢索设置在细滤网和切胶位置之间的挤压腔体内壁上的钢索槽中,用拉紧钢索来切断胶体前后的连接,使得清理工作变得容易。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在挤压腔体的细滤网和第一旋压片之间,设置一切胶位置;
在所述切胶位置处,挤压腔体由里向外加工一钢索槽;
在钢索槽中设置一钢索,所述钢索由钢索卷筒驱动收卷。
所述钢索槽有第一钢索口和第二钢索口,所述钢索的索头固定在索头锁紧栓上。
所述钢索的索尾嵌入钢索卷筒。
所述钢索在挤压腔体处于正常工作时,被置位于挤压腔体的腔体内壁里边。
所述钢索被钢索卷筒收紧时,留在挤压腔体内的部分贴紧在弧形块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一钢索设置在细滤网和切胶位置之间的挤压腔体内壁上的钢索槽中,用拉紧钢索来切断胶体前后的连接,使得清理工作变得容易,将清理工作由30分钟减少到15分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体挤压过滤机的易清理机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最佳实施例:设计一种胶体挤压过滤出口的易清理机构,包括:
在挤压腔体3的细滤网4和第一旋压片21之间,设置一切胶位置22;
在所述切胶位置22处,挤压腔体3由里向外加工一钢索槽12;
在钢索槽12中设置一钢索8,所述钢索8由钢索卷筒82驱动收卷。
所述钢索槽12有第一钢索口121和第二钢索口122,所述钢索8的索头固定在索头锁紧栓81上。
所述钢索8的索尾嵌入钢索卷筒82。
所述钢索8在挤压腔体3处于正常工作时,被置位于挤压腔体3的腔体内壁11里边。
所述钢索8被钢索卷筒82收紧时,留在挤压腔体3内的部分贴紧在弧形块123处。
钢索8用直径5毫米的编织钢缆即可。
钢索卷筒82固定在机壳1上,索头锁紧栓81也设置在机壳1上。
每次清理完毕后,将钢索8复位。
细滤网4采用150目左右的不锈钢网。
支撑滤板5上密布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滤孔。
成型出口端头6的压紧口62压紧支撑滤板5和细滤网4到挤压腔体3的腔体的前端边11;螺杆挤压器2将胶体压向前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