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保护管快速定位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034.0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福;王延峰;杨枝超;金汉青;代碧波;廖伟财;杨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快速 定位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保护管快速定位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生产的合格钢水装满钢包并吊运至连铸机旋转塔,钢包转至浇铸位中间包正上方时,滑动水口拉开,此时钢水由钢包进入中间包。为了防止钢水在此过程中发生二次氧化,两者之间需安装带氩封功能的保护管,保护管上部安装于钢包下水口,安装通过专用机械手实现。上一包钢水浇完时关闭水口,卸下保护管,通过旋转塔旋转,新一包钢水转至浇铸位,夹持保护管的机械手通过一定范围内的水平移动及抬升动作完成保护管的安装。现在保护管仅凭工人通过目视及经验进行定位安装,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经常会发生钢包下水口与保护管的横截面圆心未对准大幅延长保护管安装时间的现象,导致中间包低吨位开浇,影响铸机顺行、增加钢水氧化机率、减少夹杂物上浮时间,最终影响铸坯质量,其主要缺点如下:
1、因保护管定位难,操作水平有限的工人在保护管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挤破石棉垫圈、反复多次定位安装的现象,这一过程进行的同时,铸机的浇注并未停止,中间包钢水仍在不断进入结晶器,包内钢液剩余量同步也在不断减少,过长的保护管安装时间增加铸机中断的风险;
2、保护管定位安装时间长,工人操作越发紧张,在反复定位安装的过程中,用于密封钢包下水口与保护管碗部间隙的石棉垫圈易破损,如操作工未及发现并更换,大气中的氮气、氧气会在负压条件下由破裂处吸入保护管中造成钢液增氮及氧化,进而造成成品的成份脱控及钢液的氧化;
3、较低的中间包液位直接减少钢液中夹杂物的上浮时间,未来得及上浮的夹杂物会被带入结晶器,进而被坯壳捕捉,直接影响铸坯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连铸保护管快速定位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连铸保护管快速定位安装装置,包括钢包滑板机械小挡火板,其在于,还包括安装板和定位桩,安装板用螺栓紧密固定在小挡火板下平面上,安装板上固定有至少三根垂直向下的定位桩,定位桩根部在安装板上组成的圆弧与连铸保护管安装到位时上部外圈对应的圆弧一致。
优选的,三根定位桩根部焊接在安装板上。
优选的,安装板为扇形,扇形安装板外圆弧与小挡火板外圆弧重叠。
当保护管沿着定位桩相对钢包下水口向上靠近时,本实用新型三个定位桩可保证圆柱形保护管圆心与钢包下水口圆心重合,确保保护管准确安装至预定位置,而且安装方便,不会影响滑板机械的可靠性和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小挡火板;2-安装板;3-定位桩;4-螺栓;5-钢包下水口;6-保护管上部外圈;7-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连铸保护管快速定位安装装置,包括钢包滑板机械小挡火板1,还包括安装板2和定位桩3,安装板2为扇形,扇形安装板2外圆弧与小挡火板1外圆弧重叠,以便于定位,安装板2用螺栓4紧密固定在小挡火板1下平面上,安装板2上焊接有三根垂直向下的定位桩3,定位桩3根部在安装板2上组成的圆弧与连铸保护管7安装到位时保护管上部外圈6对应的圆弧一致。
定位桩3的长度要大于钢包下水口5端面至小挡火板1基准面的距离,并且小于小挡火板1基准面至钢包罐脚底部平面的距离,一方面确保保护管7在定位安装前可在低于下水口端面的位置顶靠到定位桩3上,另一方面确保定位桩3不会过长碰到地面。安装板2、定位桩3及配套安装螺栓4均使用耐热性钢质材质,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不变形。
操作时,用机械手夹持一根保护管7至钢包下水口5附近,先将保护管上部外圈6靠在至三根定位桩3上,操作旋转塔缓慢下落,注意该过程中始终保持保护管上部外圈6与三根定位桩3紧密接触,直至钢包下水口5压紧保护管7碗部,此时保护管7的安装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钢包滑板机械进行配套,在原结构基础上,加装安装板2,安装板2上有以特定圆弧半径均匀分布定位桩3,保护管7安装过程中只需将保护管上部外圈6紧贴定位桩3后再抬升机械手即可完成保护管的精确定位与安装,避免了因对位不准重复安装的情况,有效提高各炉次的中间包开浇吨位,保证了铸机生产顺行及钢水夹杂物的上浮时间,提高了铸坯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