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9850.1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隆;周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7 | 分类号: | B23Q3/1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保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大型风电设备、国产大飞机项目、大型海洋设备以及汽车制造业和工程机械的高速发展,对高精度、智能立式加工中心的需求日益加大。
自动换刀装置对于数控机床来说是一必不可少的装置,目前机床的换刀动作主要为:驱动源(油缸或者气缸)通过其活塞杆的动作把作用力施加到机床主轴末端的松拉刀机构上,通过压缩松拉刀机构上的碟型弹簧,从而使得松拉刀机构上的四瓣爪张开,主轴刀柄夹持打开,实现换刀动作;当换上新的刀柄时,驱动源回退,活塞杆收缩,碟形弹簧回复变形,四瓣爪闭合,刀具被夹紧,实现换刀。但是主轴在换刀过程中,驱动源的作用力接触到主轴松拉刀机构时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到主轴轴承上,影响轴承的寿命和精度,从而导致主轴的寿命和精度大大缩短,对主轴产生的压力会损坏主轴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包括主轴座、设置于所述主轴座内的主轴本体、设置于所述主轴座上的松刀气缸,所述主轴座顶面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有松刀底板,所述导向柱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松刀底板顶面和所述导向柱顶端之间;所述松刀气缸与所述松刀底板顶面连接,所述松刀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主轴本体同轴,所述松刀气缸的气缸杆底端在初始位置与所述主轴本体顶端留有间隙。
上述设计中利用弹簧吸收松刀气缸对主轴本体过量的推力,保护主轴本体及轴承,主轴工作时,所述松刀气缸的气缸杆底端在初始位置与所述主轴本体顶端留有间隙减少气缸杆与主轴的磨损,降低能耗。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刀底板顶面螺纹连接有套在所述导向柱上的调整柱,所述调整柱沿所述导向柱轴线滑动,所述弹簧套在调整柱顶部与所述导向柱顶端之间。所述调整柱调节弹簧的压力,便于松刀及底板的平衡。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柱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伞形垫圈、锁紧螺母,提高调整柱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刀气缸的气缸杆底部设有可拆卸的缓冲垫,防止气缸杆和主轴本体在强撞击下损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刀气缸与所述主轴座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轴座之间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架空所述支撑板且调节支撑板高度。架空的支撑板便于观察松刀气缸的气缸杆位置,所述支撑柱便于调节支撑板高度,进一步调节松刀气缸的气缸杆与主轴本体间的间隙。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柱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松刀底板的四个角,有效保证松刀底板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吸收松刀气缸对主轴本体过量的推力,保护主轴本体及轴承,主轴工作时,所述松刀气缸的气缸杆底端在初始位置与所述主轴本体顶端留有间隙减少气缸杆与主轴的磨损,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松刀气缸,2.伞形垫圈,3.松刀底板,4.支撑板,5.支撑柱,6.主轴座,7.主轴本体,8.导向柱,9.弹簧,10.调整柱,11.锁紧螺母,1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主轴保护松刀机构,包括主轴座6、设置于所述主轴座6内的主轴本体7、设置于所述主轴座6上的松刀气缸1,所述主轴座6顶面设有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上套有松刀底板3,所述导向柱8上套有弹簧9,所述弹簧9位于所述松刀底板顶面3和所述导向柱8顶端之间;所述松刀气缸1与所述松刀底板3顶面连接,所述松刀气缸1的气缸杆与所述主轴本体7同轴,所述松刀气缸1的气缸杆底端在初始位置与所述主轴本体7顶端留有间隙。
上述设计中利用弹簧9吸收松刀气缸1对主轴本体7过量的推力,保护主轴本体7及轴承,主轴工作时,所述松刀气缸1的气缸杆底端在初始位置与所述主轴本体7顶端留有间隙减少气缸杆与主轴本体7的磨损,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9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