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120.6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邱碧涛;严开勇;万险峰;陈刚;周长青;吴价宝;汪磊川;夏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0 | 分类号: | C23C2/20;C23C2/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赵龙骧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线带 振动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镀锌线相关设备,具体地指一种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镀锌线生产过程中,带钢热镀锌后,再进入合金化均热炉进行合金化;在进入均热炉前带钢需要通过气刀对其表面镀锌层进行厚度控制,若镀锌层太厚生产成本上升,降低镀锌板的产品竞争力,若镀锌层太薄达不到防腐蚀的效果,产品不合格;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沉没辊、炉顶辊的振动、冷却段带钢两边冷却风量、风压的不一致,导致了带钢的振动,带钢振动带来如下后果,气刀和带钢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无法精确控制,厚度控制功能变差,钢带两边合金化程度不一致,镀锌层厚度不均,锌液消耗量增大,降低镀锌板的产品竞争力。目前对于消除镀锌钢带的振动有如下方法:1找到振动的原因,予以解决,但是导致钢带的原因非常复杂,只能消除一些明显的异常情况;2采用传统电磁防抖装置,利用电磁吸力对带钢的抖动进行校正,但控制方法复杂,数学模型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校正,且改造成本高,国内多家钢铁厂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带钢振动原因复杂,不易解决,电磁防抖控制模型复杂等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带钢振动实现精确控制气刀与带钢距离,保证镀锌层厚度均匀一致的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交错设置在带钢两侧的若干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磁靴内,所述磁靴控制端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表面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正负极分别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形成控制回路。
优选地,所述磁靴处设置有驱动电机。这样,可以方便调整磁靴与带钢表面距离。
优选地,所述若干电磁感应装置中,同侧相邻的电磁感应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是镀锌钢带振动波长的1.5~3倍。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镀锌线气刀对应的带钢位置的上下处交替设置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阻尼装置采用电涡流斥力的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交变磁场与感应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斥力等物理原理。当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即带钢通过交变磁场时,将在带钢导体内产生电涡流。电涡流本身产生感应磁场,且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感应磁场与交变磁场相互对带钢产生排斥力,即涡流斥力,通过斥力的作用即把带钢推回或拉回平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通过电磁斥力有效降低钢带的振动,由于斥力距离短斥力大,距离远斥力小,带钢振动幅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强,无须复杂的算法,即能实现对带钢振动的抑制,保证气刀工作稳定,实现镀层厚度的均匀一致,同时保证在合金化过程中带钢两面的合金化程度达到一致,有效的降低锌液的使用量,对降低镀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镀锌线上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铁芯与感应线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带钢表面形成的磁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3中所示的镀锌线带钢振动阻尼装置,它包括交错设置在带钢两侧的若干电磁感应装置2,在安装时,在带钢抖动处左右两侧间隔放置,间隔距离是镀锌钢带4振动波长的1.5~3倍;电磁感应装置2安装在磁靴3内,电磁感应装置2包括铁芯2.1和缠绕在铁芯2.1表面的感应线圈2.2,感应线圈2.2正负极分别通过控制线5与控制器6连接,形成控制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次氯酸钠电解槽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镁精炼冶炼生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