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菜小麦兼用的定量供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1052.6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雷小龙;廖宜涛;李兆东;曹秀英;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康晨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小麦 兼用 定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的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菜小麦兼用的定量供种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其播种质量显著影响作物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目前采用的排种器主要包括单体排种和集中排种2种方式,单体排种具有性能稳定、排种精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传动系统复杂、成本较高和装卸种子繁琐的问题;集中排种具有整机结构和传动系统精简的优点,能实现宽幅、高速和高效作业,已成为国内外播种机发展的主要趋势。
实现一机多用、实现播种机综合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是播种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油菜、小麦播种期较为接近且均可采用直播方式,成为设计油菜小麦兼用的排种器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存在一些难题:(1)油菜与小麦种子物料特性差异较大,油菜种子呈球状,粒径小,直径约2.0mm,种子表皮薄、易破损,千粒重约4.0g;小麦种子呈椭球状,三轴尺寸的长度约6.0mm、宽度为2.6mm、厚度为2.3mm,千粒重约40.0g。(2)油菜与小麦种子的播种量差异大,油菜种子的播种量要求为150~250g,小麦种子精量播种量为5.0~20.0kg。因此,实现油菜小麦兼用的的排种器达到农艺要求尚有一定的难度。气送式排种系统是通过总量控制、均匀分配成行的播种方式,具有种子适应性强和适应宽幅、高速播种的优点,但其种子定量器大都采用槽轮式排种,对油菜小粒径种子适应性较难,主要存在排种量大、损伤率高和脉动现象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油菜、小麦等不同种子形状和播种量的播种要求的油菜小麦兼用的定量供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油菜小麦兼用的定量供种装置,包括传动轴1、设在传动轴1一端的链轮5以及设有安装孔9的空白轮2、锥孔轮3和隔板4,所述空白轮2、锥孔轮3和隔板4均通过安装孔9安装在传动轴1上,所述锥孔轮3外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斜槽状型孔7,每圈相邻的两个斜槽状型孔7之间形成斜齿8,相邻的锥孔轮3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的锥孔轮3上的两圈斜槽状型孔7均匀交错排列布置。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1的横截面以及安装孔9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每一圈所述斜槽状型孔7的数量为30个。
进一步、所述斜槽状型孔7的横截面形状为锥柱状,所述斜槽状型孔7的倾角α为20°。
进一步、所述两圈相邻斜槽状型孔7之间的夹角β为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槽状型孔交错排布的结构,降低了种子流的脉动现象,形成了连续、均匀的种子流;锥柱形截面的斜槽型孔可显著提高充种率和顺利投种,将排种器充种、清种、护种、投种复杂的串联工作环节优化为充种、携种、投种环节,简化了排种过程,减少了损伤种子的环节和过程,降低了种子破损率和种子堵塞现象。
2、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孔轮与空白轮组合和改变排种轴转速来调节播种量,从而实现油菜和小麦种子兼用排种;采用六方轴对锥孔轮和空白轮进行径向定位,结构简单,方便更换锥孔轮。
3、本实用新型的供种量调节范围大,对种子形状要求低,适适用于高速、宽幅条件下的精量供种,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孔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白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槽状型孔交错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菜小麦兼用的定量供种装置,包括传动轴1、设在传动轴1一端的链轮5以及设有安装孔9的空白轮2、锥孔轮3和隔板4,所述空白轮2、锥孔轮3和隔板4均通过安装孔9安装在传动轴1上,所述锥孔轮3外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斜槽状型孔7,每圈相邻的两个斜槽状型孔7之间形成斜齿8,斜齿8在充种区能增加对种层的作用力,增强对种群的扰动作用。空白轮2和锥孔轮3结构尺寸一样,仅表面比锥孔轮3少两圈斜槽状型孔7,相邻的锥孔轮3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以便于所述锥孔轮3形成独立的排种单元。所述空白轮2位于锥孔轮3两侧,根据供种量要求选择锥孔轮3的数量,所述锥孔轮3上的两圈斜槽状型孔7均匀交错排列布置。同时相邻的锥孔轮3也形成交错排布结构,采用斜槽状型孔7交错排列布置的方式能够保证排种的连续性,降低脉动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1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