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超长结构伸缩缝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7003.5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华;吴礼明;朱涛;戚晓东;孔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超长 结构 伸缩缝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中超长结构的伸缩缝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伸缩缝也称为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通常超长结构中伸缩缝都是断开的,然后加上止水钢等进行防水作用,但是在地下车库中,此种做法在后期的防水上就很难处理好了,容易出现漏水问题,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超长结构伸缩缝防水装置,通过在伸缩缝的上面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本身受到地下室温度等应力作用时发生变形的特性来封住伸缩缝,以解决现有伸缩缝做法在在后期防水上难处理好,容易漏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超长结构伸缩缝防水装置,包括有地下室顶板、梁和伸缩缝,所述地下室顶板由钢板筋构成,在所述梁与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并在所述伸缩缝的上方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开口通向伸缩缝,所述U型结构的混凝土为一次成型整体。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地下室外墙的伸缩缝上也可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
进一步改进在于:地下室一般都很长,因此每隔40m处设置有一个U型结构的混凝土,当地下室的总长在80m时只需设置一个U型结构的混凝土,但是一般地下室很长,都会超过80m,因此每隔40m处设置有一个U型结构的混凝土,而U型结构的混凝土的变形有限,不能完全抵挡温度变形,所以同时要采用在所述顶板或地下室外墙的后面设置有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与U型结构的混凝土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伸缩缝上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本身受到地下室温度等应力作用时两端的U型脚会朝外拉或者朝内压的变形方式进行防水。施工时混凝土不断开,一次浇筑,施工方便,正常使用下可以保证后期不漏水,但同时会有两排柱子,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利用,所以地下室在超长结构时一般结合后浇带,膨胀加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地下室后期防水处理简单,防水性能优异,且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顶板伸缩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伸缩缝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下室顶板,2-梁,3-伸缩缝,4-U型结构的混凝土,5-地下室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超长结构伸缩缝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室顶板1、梁2和伸缩缝3,所述地下室顶板1由钢板筋构成,在所述梁与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3,并在所述伸缩缝3的上方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4,所述U型结构的混凝土4的开口通向伸缩缝3,所述U型结构的混凝土4为一次成型整体。在地下室外墙5的伸缩缝上也可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在所述地下室顶板或地下室外墙的后面还设置有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与U型结构的混凝土进行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伸缩缝3上设置有U型结构的混凝土4,通过混凝土本身受到地下室温度等应力作用时两端的U型脚会朝外拉或者朝内压的变形方式进行防水。施工时混凝土不断开,一次浇筑,施工方便,正常使用下可以保证后期不漏水,但同时会有两排柱子,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利用,所以地下室在超长结构时一般结合后浇带,膨胀加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地下室后期防水处理简单,防水性能优异,且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7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