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子标签的石油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473.0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0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义;许海庭;黄鹏翔;李常林;文彬;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胜软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G06K19/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石油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油管,特别涉及一种带电子标签的石油油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石油井下油管可否安全使用的识别标记,一般通过在油管本体上打钢印编号、刻槽或刻蚀标记环作为识别标记。这种识别标记的油管为石油井下作业发挥了作用,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通过人工辨识油管上的钢印等识别标记,识别速度慢、准确度差、识别效率低;②下井使用一段时间后,受井下油水环境影响,表面腐蚀磨损,钢印编号模糊不清,导致无法识别;③用手摸刻槽数量,例如压裂施工的油管,每使用一次,便在其端面刻一个浅槽,再次使用时用手摸刻槽数量以确定使用次数,确定该油管是否能继续使用,因各种原因而难以确定是否继续使用;④仅能勉强知道油管使用次数,其它的如基本参数(长度、规格、钢级等)、检测信息及维修信息仍旧无法追溯或识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带电子标签的石油油管,采用在油管本体上安装电子标签的结构,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石油油管,包括电子标签、石油油管。所述石油油管上安装有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包括防护外壳及其内顺次安装设置的标签芯片、缓冲材料层和紧固胶层。
其中,所述电子标签为环形结构,安装于石油油管的外管壁上。所述防护外壳的厚度为5~7mm;标签芯片的厚度为2~3mm;缓冲材料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防护外壳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矩形或半圆形结构。所述紧固胶层填充于石油油管、防护外壳、标签芯片和缓冲材料层之间的缝隙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识别读取编号方便、效率高,读取时使用固定式读写器或者手持机对准标签位置扫码即可,非常快速、准确;
2、内置信息量大,标签内部芯片存储量大,能够将更多的信息存入芯片中,在现场通过设备直接扫码获知;
3、坚固耐用,通过工程塑料保护标签,耐高温高压,耐油水腐蚀;
4、使用方便,操作安全,一次性将保护标签安装于油管上即可,后续不需要任何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带电子标签的石油油管,包括电子标签1、石油油管2。石油油管2上安装有电子标签1,该电子标签1包括防护外壳3及其内顺次安装设置的标签芯片4、缓冲材料层5和紧固胶层6。
电子标签1为环形结构,安装于石油油管2的外管壁上。防护外壳3的厚度为5~7mm;标签芯片4的厚度为2~3mm;缓冲材料层5的厚度为0.1~0.5mm。防护外壳3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矩形或半圆形结构。防护外壳3为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和聚砜(PSF)中的任意一种材质的工程塑料制成品。紧固胶层6填充于石油油管2、防护外壳3、标签芯片4和缓冲材料层5之间的缝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胜软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胜软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井壁取芯器压力传感推芯机构
- 下一篇:钻机井架起升用单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