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9021.0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分段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属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水平井的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在水力裂缝的起裂、延伸,水平井压后产量预测,水力裂缝条数和裂缝几何尺寸的优化,分段压裂施工工艺技术与井下分隔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近年来,国内石油田针对水平井特性,设计了分段压裂施工管柱,这些管柱要么是进行逐段压裂,要么进行笼统压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公开号:CN201396131,公开日:2010.02.03),它由油管柱、压差封隔器、安全接头、滑套封隔器构成,压差封隔器和滑套封隔器安装在油管柱上,两者之间还安装有安全接头。用水平井油层分段改造措施中,实
现水平井采用封隔器分段压裂,从而明显提高了施工总体效果。但它只适用于油田,解决水平井段封隔器砂卡的问题,该结构以压裂封隔器强制性分段施工,压裂完成一层段后,上提管柱,进行下一层段的压裂施工,这样造成压裂完后封隔器难以解封;由于上提管柱封隔器受到损伤,密封不严,造成压裂失效;压裂完成后地层压力较高,上提管柱时易造成井喷,酿成事故;操作性差,工艺繁琐,每次提管柱需拆装井口及压裂管线,程序复杂,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现急需研发一种专门针对石油天然气水平井的分段压裂管柱,能够保证管柱在下入过程的安全性和内通道的通畅,封隔器的防砂卡问题,施工后管柱易起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的油气管,所述油气管前端设置有悬挂封隔器,所述悬挂封隔器后端与返排阀连接,所述返排阀、安全接头、水力锚、第一裸眼封隔器、节流喷砂器、第二裸眼封隔器和桥塞通过油气管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悬挂封隔器、第一裸眼封隔器和第二裸眼封隔器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双层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上部设置有卡箍,过滤装置通过卡箍与悬挂封隔器、第一裸眼封隔器和第二裸眼封隔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裸眼封隔器和第二裸眼封隔器的周面与套管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水力锚和桥塞的周面与套管内壁接触,将油气管固定在套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过滤网的目数为35-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返排阀上设置有单向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喷砂器喷嘴采用倒锥形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裸眼封隔器和第二裸眼封隔器的周面与套管内壁密封接触面上设置有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能够保证管柱在下入过程的安全性,保障油气管的通畅,防止封隔器被砂卡,施工后管柱易起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油气管,3、悬挂封隔器,4、返排阀,5、安全接头,6、水力锚,7、第一裸眼封隔器,8、节流喷砂器,9、第二裸眼封隔器,10、桥塞,11、过滤装置,12、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包括套管1和设置在套管1内的油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管2前端设置有悬挂封隔器3,所述悬挂封隔器3后端与返排阀4连接,所述返排阀4、安全接头5、水力锚6、第一裸眼封隔器7、节流喷砂器8、第二裸眼封隔器9和桥塞10通过油气管2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悬挂封隔器3、第一裸眼封隔器7和第二裸眼封隔器9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1,所述过滤装置11上设置有双层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11上部设置有卡扣12,过滤装置11通过卡扣12与悬挂封隔器3、第一裸眼封隔器7和第二裸眼封隔器9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裸眼封隔器7和第二裸眼封隔器9的周面与套管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水力锚6和桥塞10的周面与套管1内壁接触,将油气管2固定在套管1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过滤网的目数为35-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离式凝析油自动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限流分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