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煤气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8586.7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铁毅;胡雪萍;戚波;周强;喻道明;刘菁;阮建波;吴昊;陈世强;叶伟;吴维双;郭瑞兵;张二雷;青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2 | 分类号: | C21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煤气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煤气除尘主要通过一次除尘系统和二次除尘系统联合除尘,其中,一次除尘系统主要有三种方案:(1)重力除尘器;(2)PW轴流旋风除尘器;(3)重力除尘器+切向旋风除尘器。方案(1)的除尘效率较低,仅为40%~50%;方案(2)导流板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且易被高速的煤气流磨坏、吹掉,经常迫使高炉休风;方案(3)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对总图布置要求较高。上述一次除尘方案中,方案(1)易增加二次除尘系统的除尘压力,降低工作效率;方案(3)又受到投资及场地布置的影响,不适合投资规模小、场地受限的炼铁厂。在高炉改造时也只限于对现有的重力除尘器进行维修或在重力除尘器之后增加旋风除尘器,设备利用率低,除尘效率难以得到提高,或导致投资增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高炉煤气除尘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除尘系统,其除尘效率高、投资低、结构简单、不受地形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煤气除尘系统,包括一次除尘机构和二次除尘机构,所述一次除尘机构包括切向旋风除尘器,所述二次除尘机构包括干法布袋除尘器;所述切向旋风除尘器包括用于导入高炉粗煤气的下降管和用于排出除尘气体的排气管,所述下降管与高炉上升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干法布袋除尘器的气体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切向旋风除尘器还包括旋风除尘器本体、变径管和进气管,所述下降管、变径管和进气管依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上部相切连通,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顶部,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下部设有灰仓;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内设有使除尘气体改向上旋且容除尘灰通过的气流反射机构,所述气流反射机构靠近所述灰仓且设于所述灰仓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为水平向的单管。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反射机构包括反射锥体和固定于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内壁的集灰反射锥罩,所述反射锥体和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中轴线与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集灰反射锥罩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台形空腔锥体,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上下端面与所述旋风除尘器本体开放连通,所述反射锥体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空腔内,所述反射锥体的圆形端面与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锥面之间形成环形灰缝。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锥体为上窄下宽的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锥体的锥面与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锥面之间的夹角为50~60°。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锥体的圆形端面与所述集灰反射锥罩的锥面之间的间隙为350~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切向旋风除尘器由重力除尘器改造而成,包括旋风除尘器筒体和重力除尘器筒体,所述重力除尘器筒体包括用于顶部密封的顶盖、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直筒段和位于所述直筒段下方的锥筒段,所述锥筒段构成所述旋风除尘器的灰仓;所述旋风除尘器筒体穿设于所述顶盖上且包括位于下部的倒锥台形筒体,所述倒锥台形筒体底端与所述直筒段开放连通,所述倒锥台形筒体的空腔内同轴固定有反射锥体,所述反射锥体的圆形端面与所述倒锥台形筒体的锥面之间形成环形灰缝。
进一步地,所述旋风除尘器筒体和重力除尘器筒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为上窄下宽的锥筒体,所述锥筒体的上端直径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筒体直径相同,所述锥筒体的下端直径与所述直筒段直径相同且开放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切向旋风除尘器+干法布袋除尘器的除尘系统,切向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70%~80%,有效降低后续二次除尘系统的负荷。吹扫布袋的频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布袋的磨损,延长了布袋的寿命;同时缩减了吹扫布袋的氮气使用量,节能降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一次除尘的切向旋风除尘器可由现有的重力除尘器改造而成,简单,不受地形限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投资成本;改造后的除尘器除尘效果较重力除尘器高,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8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管阵列分布的回转式还原铁窑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渣乏汽余热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