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高型车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5331.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龚康;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冠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高 车顶 车身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改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车顶高度的改装车的零部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增加车顶高度来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通常是将原车顶(包括原车内顶和原车外顶)取下,由新车内顶和新车外顶组合而成的新车顶替代原车顶进行安装。新车外顶借用原车外顶的安装结构与车身外板进行安装固定,而新车内顶则需要重新设计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专用于增加车顶高度的改装车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高型车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包括车内顶、车身内板、车内顶连接件、车身内板连接件、车外顶和车身外板,所述车外顶的周向边缘与车身外板的周向边缘相连,所述车内顶的顶板的左右两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外檐,所述车内顶连接件对称设置在车内顶的左、右外侧,并前后间隔设置,车内顶连接件的上端向内水平折弯后与水平外檐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一起,车内顶连接件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车内顶的对应侧板贴合后再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一起,车内顶连接件的中部平行于车内顶的对应侧板;所述车身内板连接件位于车身内板的内侧,并与车内顶连接件一对一设置,车身内板连接件的下端与车身内板贴合后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在一起,车身内板连接件的上端向内折弯后贴合在车内顶连接件的中部外侧,并与车内顶连接件的中部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为,所述车身内板连接件的下端供第三紧固件通过的孔为条形孔,消除因制造误差所带来的无法安装的情况,提高安装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新车外顶借用原车外顶的安装结构与车身外板进行安装固定,而新的车内顶利用车身内板并结合连接件进行安装,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整车上的透视效果图。
图2是图1的A-A局部断面图。
图3是车内顶、车内顶连接件和车身内板连接件的安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增高型车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主要由车内顶1、车身内板2、车内顶连接件3、车身内板连接件4、车外顶9和车身外板10六部分组成。车顶由车外顶9和车内顶1组成,车外顶9位于车内顶1外。车身由车身外板10和车身内板2组成,车身外板10位于车身内板2外。车外顶9的周向边缘与车身外板10的周向边缘相连,虽然采用了新的车外顶,但新车外顶借用原车外顶的安装结构,仍与车身外板相连,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车内顶1的顶板的左右两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外檐1a,用于安装车内顶连接件3。车内顶连接件3共八个,对称设置在车内顶1的左、右外侧,并前后间隔设置,左、右侧各四个,但不限于八个,可根据需要设置。车内顶连接件3的上端向内水平折弯后与水平外檐1a通过第一紧固件5固定在一起。车内顶连接件3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车内顶1的对应侧板贴合后再通过第二紧固件6固定在一起,车内顶连接件3的中部平行于车内顶1的对应侧板。
车身由车身内板2和车身外板组成,车身内板2位于车身外板内侧。车身内板连接件4位于车身内板2的内侧,并与车内顶连接件3一对一设置,即车身内板连接件4与车内顶连接件3数量相等,位置对应。车身内板连接件4的下端与车身内板2贴合后通过第三紧固件7固定在一起,车身内板连接件4的上端向内折弯后贴合在车内顶连接件3的中部外侧,并与车内顶连接件3的中部通过第四紧固件8固定在一起。
最好是,车身内板连接件4的下端供第三紧固件7通过的孔为条形孔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冠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冠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5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光灯隔离型双电源
- 下一篇:纯电动车的全铝前地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