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5314.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大灯 控制器 振动 试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车辆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载电子电器元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作为影响人们驾车安全性的大灯控制器,其在车辆行驶中的耐颠簸性能尤其重要,所以就要求大灯控制器能够承受一定要求的振动试验。
而现有技术中,未有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测试夹具,因此亟待一种夹具来实现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未有振动试验中一种用于夹持汽车大灯控制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测试夹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第一支撑杆组,竖立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固定;
第二支撑杆组,竖立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组相对设置;
两个安装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上;
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安装孔供待测试的汽车大灯控制器通过螺栓进行安装。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分别包括:
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竖立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两个安装横梁,设置方向为平行所述底板的方向;每个所述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两个所述安装横梁上下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安装横梁之间预设一间隔;
每个所述安装横梁上各设置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安装横梁的设置方向分布,并间隔一设定距离。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中,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平行于所述底板;每个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中,所述固定孔为五个,五个所述固定孔于所述底板的中间部分排列成十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测试安装简便,只需将大灯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孔上即可,同时可以开展两个大灯控制器试验;该夹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该夹具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第一支撑杆组,竖立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固定;第二支撑杆组,竖立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组相对设置;两个安装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上;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安装孔供待测试的汽车大灯控制器通过螺栓进行安装。
参照图1所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大灯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用于固定汽车大灯控制器进行振动测试。本夹具包括一底板1,底板1上开设多个固定孔2,用于固定整个夹具于振动试验台上。其中,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均竖立于底板1的表面,且两个支撑杆组相对设置,这样可以实现对一对汽车大灯控制器进行振动测试。每个支撑杆组安装一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上开设安装孔5,螺栓通过安装孔5将汽车大灯控制器固定在安装结构上。每个安装结构上安装一汽车大灯控制器。本夹具测试安装简便,只需将大灯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孔上即可,同时可以开展两个大灯控制器试验;该夹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该夹具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进一步来说,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分别包括:两个支撑杆3,两个支撑杆3分别竖立于底板上1,支撑杆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方便支撑杆3的拆装。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不限定数量,支撑杆组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5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