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液压力控制的滑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1985.0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涛;刘传刚;邢洪宪;马认琦;刘景超;王晓;王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套,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液压力控制的滑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气井生产作业将滑套装置与生产管串连接一起下入井内,实施生产作业时,滑套装置打开与关闭较多地要进行钢丝作业,需要辅助作业设备,操作繁杂,施工周期长,浪费人力物力,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紧凑,现场操作过程方便,可靠性高,能够利用液压进行控制的滑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液压力控制的滑套装置,包括上接头、下接头、设置于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中心轴,所述下接头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中心轴外表面中下部设置有带中心轴循环孔的环形凸起,所述中心轴外部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端部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轴循环孔一一对应的滑套循环孔。
所述上接头外表面中下部设置有环形凸起。
所述剪切销钉数量至少为4个。
所述中心轴循环孔和滑套循环孔数量至少为8个。
所述中心轴和滑套之间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和滑套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中心轴循环孔和滑套循环孔,在本实用新型与生产管柱串接下入井中时,可实现管柱的循环。
(2)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轴下部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滑套上部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由于中心轴与滑套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连接,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腔,在打压至剪切销钉剪切时,滑套下移,关闭中心轴循环孔,能够实现生产管柱内腔通道的关闭,无需下入专门的开关工具。
(3)本实用新型中下接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更够限制滑套的下移位置,另外,上接头也设置有环形凸起,直径均大于本实用新型其余部位,降低了滑套在工作过程中受外部摩擦阻力的影响,保证了滑套在液压力作用下顺利关闭中心轴循环孔。
(4)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轴和滑套之间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中心轴与滑套间的环腔的密闭性,以及循环孔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接头2剪切销钉3密封圈4滑套5中心轴6下接头7中心轴循环孔8环形凸起9滑套循环孔10环形凸起11环形凸起12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液压力控制的滑套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6、设置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6之间的中心轴5,所述上接头1外表面中下部设置有环形凸起11,所述下接头6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12,所述中心轴5外表面中下部设置有带中心轴循环孔7的环形凸起8,所述中心轴5外部通过剪切销钉2固定套设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上端部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10,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轴循环孔7一一对应的滑套循环孔9;所述中心轴5和滑套4上设置的中心轴循环孔7和滑套循环孔9沿圆周均匀分布,数量至少为8个;所述剪切销钉2沿圆周对称设置,数量至少为4个,所述滑套4的长度小于中心轴5的长度,即滑套4下端部距所述下接头6的环形凸起12有一定距离。所述中心轴5和滑套4之间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3。
首先,组装本实用新型,将中心轴5的下端伸入到下接头6的上端后配合形成密封并固定连接,中心轴5与滑套4间套好密封圈3,所述中心轴循环孔7与滑套循环孔9对齐,然后,通过剪切销钉2固定连接,上接头1的下端伸入中心轴5的上端后配合形成密封并固定连接,由于中心轴5下部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8,滑套4上部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10,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腔,然后,将本实用新型与生产管柱进行串接一起下入井内,工作时,向生产管柱内打压,直至剪切销钉2剪切,由于气压差推动滑套4下移到预设位置后,中心轴循环孔7关闭,即可实现生产管柱内腔通道的关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