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附墙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1390.5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徐华;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护 装置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附墙电梯,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附墙电梯使用量巨大,从而有效的方便了人们上下楼的需要,但当前的电梯结构上往往均缺少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因此造成当期的电梯在发生故障时,电梯轿厢一方面缺少有效的缓冲吸能能力,和必要的对人员定位能力,从而当轿厢发生故障是,极易对内部人员造成极大的冲击伤害,于此同时,当前的轿厢也缺少必要的环境调节能力,当电梯因断电等事故造成轿厢被长时间卡在井内时,轿厢内部空气和温度环境会逐渐恶化,甚至出现缺氧现象,从而引起轿厢内人员情绪焦躁,一方面易导致内部人员受伤,另一方面也易导致轿厢结构受损,从而严重威胁轿厢内部人员的安全,并不利于营救及故障排除工作的开展,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带有防护装置的附墙电梯,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附墙电梯,该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减轻轿厢下落时所造成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在电梯故障后,对轿厢内提供长时间的换气和增氧作业,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轿厢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减缓轿厢内被困人员情绪焦躁,从而为电梯故障排除及人员营救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附墙电梯,包括附墙电梯本体,附墙电梯本体的轿厢和与轿厢对应的地坑内均设安全防护装置,其中轿厢所设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缓冲底板、防滑缓冲垫、定位安全扣、座椅、强制通风装置、辅助电源及制氧装置,其中缓冲底板安装在轿厢底部外表面,包括定位板、缓冲板、吸能机构及缓冲垫,定位板与轿厢底部连接,另通过吸能机构与缓冲板连接,且定位板与缓冲板相互平行分布,缓冲垫嵌于定位板与缓冲板之间位置,防滑缓冲垫位于轿厢内部并通过定位机构安装在轿厢地板上表面,强制通风装置、辅助电源及制氧装置均安装在轿厢顶部外表面上,且强制通风装置和制氧装置均通过风道与轿厢内部连通,辅助电源另与强制通风装置和制氧装置电气连接,座椅至少一个并与轿厢侧壁铰接,定位安全扣安装在轿厢侧壁上,并环绕轿厢轴线均布,地坑所设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及灭火装置,其中缓冲机构与轿厢同轴分布,灭火装置至少两个,并环绕地坑轴线分布在地坑的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能机构和缓冲机构为弹性伸缩柱结构或剪叉式升降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伸缩柱结构和剪叉式升降台结构的驱动方式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或弹簧驱动的任意两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垫内部均布缓冲形变气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制通风装置上另设半导体制冷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道与轿厢内部连通一侧端口处另设空气净化装置和防护面板。
本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减轻轿厢下落时所造成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在电梯故障后,对轿厢内提供长时间的换气和增氧作业,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轿厢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减缓轿厢内被困人员情绪焦躁,从而为电梯故障排除及人员营救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