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校车考勤防灾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8564.2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姝 |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考勤 防灾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在校车中的防灾防撞远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校车超载和学生因遗漏致亡的事故频频发生,校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聚焦问题。究其事故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校车安全质量不达标;2、发生严重撞车事故时,无法及时报警,错失救援最佳时机;3、校车内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检测和报警,学生错失疏散时机;4、校车缺少考勤设备,只能凭借司机或老师人工点数,容易造成学生遗漏。然而,现在的市场中,根本没有一种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校车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撞车报警、远程定位、自动发送报警短信的校车考勤防灾报警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系统由微处理器、GPS模块、指纹触摸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电池模块、提示灯、声光报警器、GSM收发模块和手机组成;其中,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串口分别与GPS模块、指纹触摸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串口分别与提示灯、声光报警器、GSM收发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且GSM收发模块与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无线连接;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并为系统供电。
所述系统安装在校车中,指纹触摸模块安装在驾驶位控制台上,GPS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内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学生指纹进行考勤计数,确保考勤准备性;
2、实时监测车内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情,可自动报警,及时疏散;
3、发生撞车事故时,可通过GSM收发模块自动向特定手机用户发送撞车报警短信,提高救援精度,缩短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系统由微处理器、GPS模块、指纹触摸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电池模块、提示灯、声光报警器、GSM收发模块和手机组成;其中,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串口分别与GPS模块、指纹触摸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串口分别与提示灯、声光报警器、GSM收发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且GSM收发模块与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无线连接;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并为系统供电。
所述系统安装在校车中,指纹触摸模块安装在驾驶位控制台上,GPS模块、烟雾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内部。
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学生在上下车时,都需要使用指纹触摸模块进行登记计数,登记信息储存在微处理器的储存器中,便于查询,当全员上车时,微处理器会驱动提示灯发光,告知司机本车已满员上车,如果提示灯没有发光,则表明还有学生没有等车,处于非满员状态。在行车过程中,烟雾传感器实时对车内的烟雾浓度和火情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情或烟雾浓度超标,烟雾传感器会将电子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收到信号后驱动声光报警器和GSM收发模块工作,通过声光报警器发出声音和灯光进行报警,通过GSM收发模块向手机发送文字报警短信和GPS定位信息,该手机与GSM收发模块统一频段和设置,手机用户收到报警短信后,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援,缩短救援时间,增大救援成功率。另外,当发生撞车事故时,震动传感器会探知到强烈的震动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会将GPS模块的定位信息及撞车短信信息,通过GSM收发模块发送至手机用户,便于手机用户准确及时进行救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姝,未经王晓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