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和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7780.7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阳照;吴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挤压 铅消能件 竖向 隔震墩 建筑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和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受到的地震作用自下而上逐渐放大,从而引起建筑构件的破坏,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为防止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倒塌,目前,建筑物普遍设置隔震设施,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以由剧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整个上部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地阻止地震波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减小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可靠性和安全性。隔震设施通常采用的是叠层橡胶支座、摇摆隔震支座等。
然而,目前的隔震设施通常只考虑到隔离水平地震分量,而没有考虑到隔离竖向地震分量。在高烈度地震区,尤其是在近断层地震区,地震的竖向作用往往较为强烈,甚至会超过地震的水平作用,例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日本阪神地震、美国山谷地震等国内外的(特)大地震中,建筑物大多都是由于竖向地震作用造成中间层受挤压而塌落破坏,所以,仅仅依靠目前的隔震设施来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有限,有必要进行竖向隔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和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竖向地震反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包括隔板、混凝土支承体、弹性层和挤压铅消能件,所述隔板与所述混凝土支承体叠放在一起,所述弹性层夹设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混凝土支承体之间,所述挤压铅消能件埋置于所述混凝土支承体内,其中,所述挤压铅消能件包括挤压杆和铅体,所述铅体埋置于所述混凝土支承体内,且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挤压杆上具有凸部,所述铅体套在所述凸部上。
优选地,所述竖向隔震墩还包括约束钢套,所述约束钢套套住所述隔板,所述约束钢套的端部具有向内折叠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混凝土支承体铆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竖向隔震墩还包括约束钢套,所述约束钢套套住所述隔板和所述混凝土支承体。
优选地,所述隔板叠放在所述混凝土支承体上方。
优选地,所述隔板叠放在所述混凝土支承体下方。
优选地,所述弹性层由橡胶、叠层橡胶、聚氨酯弹性体或叠层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优选地,所述隔板和所述挤压杆均由钢材制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建筑主体和上述任一种的竖向隔震墩,所述竖向隔震墩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竖向隔震墩相互间隔分布,所述建筑主体承载于所述多个竖向隔震墩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发生地震时,弹性层延长竖向自震周期、减小共振反应,而隔板与混凝土支承体产生竖向相对位移,带动挤压杆往复挤压铅体,使其屈服耗能,耗散地震能量,进一步衰减竖向地震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竖向地震反应,具有成本和造价低、施工简便、耐久性好、适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内置挤压铅消能件的竖向隔震墩包括隔板1、混凝土支承体2、弹性层3和挤压铅消能件。隔板1与混凝土支承体2叠放在一起,弹性层3夹设于隔板1和混凝土支承体2之间,挤压铅消能件内置于混凝土支承体2内。其中,挤压铅消能件包括挤压杆4和铅体5,铅体5埋置于混凝土支承体2内,且挤压杆4的一端固定在隔板1上,挤压杆4上具有凸部41,铅体5套在凸部41上。其中,挤压杆4和铅体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杆4和隔板1均由钢材制成,弹性层3由橡胶、叠层橡胶、聚氨酯弹性体或叠层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7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墙体
- 下一篇:弹簧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