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5864.7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朕玉;张子坤;马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015 | 分类号: | B60N2/015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申超平 |
| 地址: | 07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座椅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汽车的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的保障中排乘员的安全,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对座椅固定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采用现有结构的座椅安装结构(见图1),座椅前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部安装板上,而前部安装板通过点焊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上,座椅后部安装座椅锁盒内通过锁连接固定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上,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带有矩形卡槽,上部由后地板封盖,点焊固定的前端安装板强度和刚度均不足,后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及后地板变形、座椅装卸困难,座椅锁打开困难的问题。基于座椅前部安装板的焊点少且焊点强度不够或焊点强度满足而座椅安装结构本身强度、刚度不足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强度高、刚度可靠的新型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可保证座椅安装固定可靠,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上的支撑架及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所述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的卡槽内设有与卡槽匹配的U型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且呈倒“几”字形,所述倒“几”字形支撑架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上,支撑架两翼缘的后部翻边上焊接前部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U型加强筋为两个、且间隔点焊固定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的卡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焊接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上的两个倒“几”字形支撑架和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的卡槽内焊接固定两个U型加强筋,两个支撑架的翻边对座椅的前部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两个U型加强筋也提升了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保证座椅安装牢固可靠,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强度高、刚度可靠的优点,可保证座椅安装固定可靠,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部安装板,2-发动机安装后横梁,3-座椅锁盒,4-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5-支撑架,6-U型加强筋,7-车身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2上的支撑架5及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所述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的卡槽内设有与卡槽匹配的U型加强筋6,所述支撑架5为两个且呈倒“几”字形,所述倒“几”字形支撑架5的底部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2上,支撑架5两翼缘的后部翻边上焊接前部安装板1,为了不妨碍其他部件安装,可将“几”字形支撑架5的边缘进行修剪。
为了与加强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的刚度,将U型加强筋6设计为两个、且间隔点焊固定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的卡槽内,使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U型加强筋6、后地板形成两个封闭的型腔。利用这种新型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将座椅承受的力传递到车架上,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
通过焊接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后横梁2上的两个倒“几”字形支撑架5和在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的卡槽内焊接固定两个U型加强筋6,两个支撑架的翻边对座椅的前部安装板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两个U型加强筋6也提升了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4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保证座椅安装牢固可靠,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与原有汽车中排座椅安装结构的安装方式相同,均为座椅前部螺栓连接,后部座椅锁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强度高、刚度可靠的优点,可加强座椅安装结构的刚度、强度,未改变安装方式,工艺操作简单方便,不影响座椅装配,第二排座椅横梁焊接总成及后地板不易变形,座椅锁不易失效,安装更牢靠,安全性更高,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舱门前后滑动开合式单排电动车
- 下一篇:四驱自卸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