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779.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颜治;梁和明;蔡伟凯;刘庆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彬 |
主分类号: | F26B21/08 | 分类号: | F26B21/08;F26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燥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工业生产很多牵涉到干燥物料的程序,都需要先把空气里的水分给脱出来,然后加热脱水后的干空气到一定的温度后,用这个干空气去干燥物料,从而使物料脱水,具体的流程如下,先过滤空气,无尘空气经过一个交换器,交换器里走的是冰水,例如1摄氏度的冰水,使空气降温,然后达到露点之后空气中的水分就冷凝出来了,经过一个分流,这些冷凝水都是在4-6摄氏度左右的,无法利用了,都是排掉的。然后,这个空气在经过一个蒸汽加热盘管,被蒸汽加热到需要的温度之后去干燥物料。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干燥物料的程序,空气首先需要冷凝,冰水需要用一个冷冻机制作,这些冰水冷凝空气之后就被加热到了4摄氏度左右再回到冷冻机,被冷冻机制冷再循环回来冷却空气,这一步非常的耗能。然后还需要将冷却后的空气加热到工艺需要的温度上,又需要蒸汽来加热空气,而这个空气是冷的,只有6摄氏度左右,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来加热空气。因此,消耗的能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干燥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耗的能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燥除湿装置,包括:外壳、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机;外壳内设置有空气除湿腔和物料干燥腔,蒸发器设置在空气除湿腔内,冷凝器设置在物料干燥腔内;空气除湿腔和物料干燥腔连通;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干燥除湿装置还包括传输机构;外壳上,位于物料干燥腔,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传输机构设置在物料干燥腔内,用于将物料从进料口运入物料干燥腔,从出料口运出物料干燥腔。
进一步地,外壳的内底面上,位于空气除湿腔内,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用于收集水分;外壳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与蓄水槽连通,以将蓄水槽内的水排出外壳外。
进一步地,空气除湿腔和物料干燥腔的连通处设置有风机,风机将空气除湿腔内的空气泵入物料干燥腔内。
进一步地,外壳上,位于空气除湿腔,设置有空气过滤组件,空气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进入至空气除湿腔内的空气。
进一步地,物料干燥腔内还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压缩机电连接,用于控制压缩机的运转,以控制物料干燥腔的温度。
进一步地,物料干燥腔内还设置有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与设置在外壳外的蒸汽锅炉连通;蒸汽锅炉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带、主动轴、从动轴、动力源和支架;支架固定在外壳上,传输带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设置在支架上,动力源与主动轴传动连接,以带动传动带转动;支架上,位于传输带的两侧,且传输带传输方向,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阻挡传输带上的物料脱落。
进一步地,挡板上,沿挡板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电动伸缩杆,每个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推板;电动伸缩杆用于带动推板往复移动,以推动传输带上的物料。
进一步地,推板外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除湿装置,在空气除湿腔内设置有蒸发器,在物料干燥腔内设置有冷凝器。当需要使用干燥除湿装置时,利用蒸发器将空气除湿腔内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得空气除湿空间内的水分凝结,进而使得空气除湿空间内的空气脱水。然后,空气除湿空间内的空气进入至物料干燥空间,此时,利用冷凝器对物料干燥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加热后的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由于,蒸发器带走的热量,经过压缩机进入至冷凝器内,并对物料干燥腔内的空气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蒸发器;3-冷凝器;
4-蒸汽加热管;5-传输机构;11-空气除湿腔;
12-物料干燥腔;111-蓄水槽;112-排水孔;
113-空气过滤组件;121-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彬,未经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