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5885.7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强;罗国标;何剑明;梁石荣;赖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新宏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2 | 分类号: | G01V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26108 广东省肇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导针覆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具体涉及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的导针粘结在铝箔带时,导针上会留有多个通孔,具体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电容的质量,需要往导针上覆盖一层铝箔,以将通孔覆盖住,其效果图如图2所示。但是对于电容导针是否已经覆盖上铝箔,目前仍然是靠人工进行识别,由于是靠人工进行是识别的,不但效率低,而且往往会出现漏检的情况,从而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通过运用本装置能够实现百分百地对电容导针覆箔的情况进行检测,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用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包括铝箔带,在所述铝箔带上对称地设置有光纤管,所述光纤管与铝箔带传输系统电性连接,所述铝箔带传输系统与报警装置电性连接。
当铝箔带进行传送时,铝箔带上对称设置的光纤管即发射出光线,如果电容导针已经覆盖有铝箔,则光纤管所发出的光线并不会相互接触,铝箔带继续前移;如果电容导针没有覆盖有铝箔,则光纤管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电容导针上的通孔相互接触,从而传输信号至铝箔带传输系统中,铝箔带传输系统即控制铝箔带停止移动,同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将该不合格的产品移除或重新覆盖一层铝箔至电容导针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光纤管为对射式光纤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的再一种改进,所述光纤管通过两安装块装夹固定,以将光纤管的位置固定,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主要通过光纤管来检测电容导针是否覆盖有铝箔,能够实现对每一电容导针进行检测,不会出现漏检错检的情况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用人成本,很好的保障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没有覆盖有铝箔的电容导针示意图;
图2为覆盖有铝箔的电容导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箔带,2对射式光纤管,3安装块,4铝箔带传输系统,5声光报警灯,6电容导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说明书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容导针覆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铝箔带1,在该铝箔带1上对称地设置有对射式光纤管2,该对射式光纤管2通过两安装块3装夹固定,其中,对射式光纤管2与铝箔带传输系统4电性连接,铝箔带传输系统4与声光报警灯5电性连接。
当铝箔带1进行传送时,铝箔带1上对称设置的对射式光纤管2即发射出光线,如果电容导针6已经覆盖有铝箔,具体如图2所示,则对射式光纤管2所发出的光线并不会相互接触,铝箔带1继续前移;如果电容导针6没有覆盖有铝箔,具体如图1所示,则对射式光纤管2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电容导针上的通孔相互接触,从而传输信号至铝箔带传输系统4中,铝箔带传输系统4即控制铝箔带1停止移动,同时控制声光报警灯5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将该不合格的产品移除或重新覆盖一层铝箔至电容导针6上。
综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容,而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相应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新宏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肇庆新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5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铁塔缺陷标识定位仪
- 下一篇:一种人体感应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