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瓜果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2372.0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明;吴隽洁;林大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明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100 福建省三明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瓜果 采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田园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瓜果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瓜果采摘对于大型农场果园,可以采用复杂的田园机械批量进行采摘。但对农村分散在房前屋后的小型瓜果田地里的瓜果采摘,只能用简单的采摘装置。
农村现有技术的简单的瓜果采摘装置一般就是采用网框式采摘装置。其结构参照图1,包括网框3、与网框3的框周连接的网袋4、与网框3连接的杆状手柄。
采用这样技术的网框式采摘装置当然可以使用,但它是靠网框3框住瓜果后再辅以网袋4缠裹,生拉硬扯进行采摘,易伤及作物本体且采摘效率太低,操作不便,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摘效率高、操作方便,不会伤及作物本体,使用效果更理想的高效瓜果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瓜果采摘装置,包括网框、与网框的框周连接的网袋、与网框连接的杆状手柄;网框上固定连接有伸向框内的呈“个”字形的组合刀件;与“个”字的底端连接处的网框通过铰链装置与杆状手柄一端连接;所述“个”字形的组合刀件包括下端与网框连接的中直杆、两根分设在中直杆两边的斜连杆,斜连杆上端通过短直刀与中直杆上端固定连接,短直刀的刀刃朝向“个”字的下方;斜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圈环,圈环的内环上设有环形刀,圈环的朝向“个”字的上方开设有缺口。
所述的杆状手柄是可调伸缩杆。
所述的铰链装置上设有可锁定铰链装置的偏转角度的锁紧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网框上固定连接有伸向框内的呈“个”字形的组合刀件;与“个”字的底端连接处的网框通过铰链装置与杆状手柄一端连接;所述“个”字形的组合刀件包括下端与网框连接的中直杆、两根分设在中直杆两边的斜连杆,斜连杆上端通过短直刀与中直杆上端固定连接,短直刀的刀刃朝向“个”字的下方;斜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圈环,圈环的内环上设有环形刀,圈环的朝向“个”字的上方开设有缺口。
摘取瓜果时可通过推的动作将瓜的连接藤、果的连接柄经缺口套入圈环,由内环的环形刀推动切断瓜藤果柄,落下的瓜果由网袋承接。
摘取瓜果时还可通过拉的动作将瓜的连接藤、果的连接柄拉近到短直刀处进一步拉切断,落下的瓜果由网袋承接。
由于是用刀件来将瓜果与作物本体分离,避免了生拉硬扯,不会伤及作物本体,由于是圈环的内环上设有环形刀,斜连杆上端通过短直刀与中直杆上端固定连接,各刀面均不会触及瓜果面,采摘时可推可拉,可左可右,采摘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省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铰链装置1、中直杆2、网框3、网袋4、可调伸缩杆5、圈环6、环形刀7、斜连杆8、短直刀9、缺口10、锁紧螺栓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瓜果采摘装置,包括网框3、与网框3的框周连接的网袋4、与网框3连接的杆状手柄;网框3上固定连接有伸向框内的呈“个”字形的组合刀件;与“个”字的底端连接处的网框3通过铰链装置1与杆状手柄一端连接;所述“个”字形的组合刀件包括下端与网框3连接的中直杆2、两根分设在中直杆2两边的斜连杆8,斜连杆8上端通过短直刀9与中直杆2上端固定连接,短直刀9的刀刃朝向“个”字的下方;斜连杆8的下端连接有圈环6,圈环6的内环上设有环形刀7,圈环6的朝向“个”字的上方开设有缺口10。
所述的杆状手柄是可调伸缩杆5。
所述的铰链装置1上设有可锁定铰链装置1的偏转角度的锁紧螺栓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摘取生长在高位的瓜果时,先调整好可调伸缩杆5的长度,调整好铰链装置1的偏转角度并通过锁紧螺栓11锁紧。
摘取瓜果时可通过推的动作将瓜的连接藤、果的连接柄经缺口10套入圈环6,由内环的环形刀7推动切断瓜藤果柄,落下的瓜果由网袋4承接。
摘取瓜果时还可通过拉的动作将瓜的连接藤、果的连接柄拉近到短直刀9处进一步拉切断,落下的瓜果由网袋4承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明,未经吴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2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毛刺机
- 下一篇:一种管组自动加工装置的去毛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