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9907.9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建筑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在外荷载作用前对混凝土预先施加压力,所产生的预加压应力能够部分或全部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从而是混凝土内裂缝推迟存现或根本不发生。对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而言,施加预应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能够利用高强度钢材,提高经济指标。同时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在相同的承载力条件下,减少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承载力与桩身侧面和桩周围土体接触面积有关。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桩身侧面和桩周围土体接触面积越大,桩的承载力越高。对混凝土体积用量相同的桩而言,桩身侧面的面积受桩身横截面形式影响显著。目前市场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主要形式为圆形和三角形,该类桩比表面积小,材料利用率低,没有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包括桩身和桩帽。所述桩身横断面为Y形,包括由预应力主筋、箍筋组成的钢筋笼和混凝土;所述箍筋呈三角形,所述预应力主筋优先布置在箍筋的三个角点、其次均布在箍筋各边中点,并通过焊接和/或绑扎与箍筋固定,形成钢筋笼。所述桩帽由端板和裙边焊接而成,所述端板呈Y形,内侧连接有锚固筋,所述裙边呈横截面为Y形的空心短柱状。所述预应力主筋沿纵向贯穿桩身并与两端端板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笼的三条棱边设置在Y形桩身三条翼的内侧,同时沿横截面各点均应满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箍筋在桩端附近区域的箍筋间距小于在桩身中部附近区域的箍筋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端板设置通孔,用于连接预应力主筋和锚固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其横截面为Y形,桩身材料比表面积大,耗材少,用量省,能充分发挥桩身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在相同体积混凝土用量下提高了桩体承载力;
(2)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较高的抗弯性能和较强的承载力,能够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提高经济指标,节约混凝土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纵向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A-A截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B-B截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的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预应力主筋,2是箍筋,3是混凝土,4是端板,5是裙边,6是锚固筋,7是预应力主筋通孔,8是锚固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全预应力Y形钢筋混凝土桩,包括桩身和桩帽,桩身横截面呈Y形。桩身包括由预应力主筋1、箍筋2组成的钢筋笼和混凝土3;桩帽包括端板4和裙边5,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
制作钢筋笼:箍筋2呈三角形,预应力主筋1优先布置在箍筋2的三个角点,其次均布在箍筋各边点,并通过焊接和/绑扎连接与箍筋固定,完成钢筋笼的制作。
制作桩帽,并与钢筋笼连接:桩帽由端板4和裙边5焊接形成,在端板4上预先设置预应力主筋通孔7和锚固筋筋通孔8;预应力主筋1穿过端板4上的预应力主筋通孔7,并通过焊接方式将预应力主筋1与端板4固定;为了增强桩帽与桩身的连接,在桩身端部设置有锚固筋6,锚固筋6穿过端板4上的锚固筋筋通孔8,并通过焊接方式将锚固筋6与端板4固定。
张拉预应力主筋:将钢筋笼放入模具中,钢筋笼的棱边与模具的Y形空腔中突出的部位相对应。将钢筋笼一端安装张拉板,另一端与模具固定。之后,在安装张拉板的一端与张拉器连接,通过张拉器张拉预应力主筋,以便施加预应力。
布料成型:将砂、石子、水泥、水及各种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经计量、搅拌均匀后浇筑在模具内,并浇筑的同时进行振动。
养护与脱模:完成布料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时进行脱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长安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学院;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9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缘润滑系统控制器及轮缘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井口轮自动加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