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279.2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3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姜锡陵;陈金龙;曹汇;骆文斌;薛超;顾冬冬;全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建筑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能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应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现在犯罪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越来越对自己的隐私和财产的安全性重视,但现有的建筑主要是依靠门卫和物业来确保建筑内住户、办公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性,这会浪费人力,同时人的精力不能保证其不出错,难免会存在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智能建筑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识别器、报警器、语音设备、摄像头、网络服务器和监控器,所述信息识别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信息识别器、所述报警器、所述语音设备和所述摄像头分别通过所述网络服务器与所述监控器连接,所述信息识别器为指纹识别器、密码识别器或面部识别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为嗡鸣报警器、语音报警器、灯光闪烁报警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为夜视型摄像头、一体化摄像头、半球型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服务器为无线网络服务器、有线网络服务器中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语音设备为可视电话、对讲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系统设施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只需要少量人员便可实现安全控制,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能真实且快速的显示结果,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确保智能建筑内部的安防控制,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信息识别器,2、报警器,3、语音设备,4、摄像头,5、网络服务器,6、监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识别器1、报警器2、语音设备3、摄像头4、网络服务器5和监控器6。
所述信息识别器1与所述报警器2连接,所述信息识别器1可以采用指纹识别器、密码识别器或面部识别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中指纹识别器是输入智能建筑内部人员的指纹,密码识别器是给每个智能建筑内部人员设定唯一的密码,面部识别器是输入智能建筑内部人员的面部特征,这些指纹、密码和面部特征数据均存储于监控器中。当非智能建筑内部人员欲进入智能建筑内,连接所述所述信息识别器1的所述报警器2会报警,提示有外人进入。所述报警器2可以采用嗡鸣报警器、语音报警器、灯光闪烁报警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嗡鸣报警器是当所述信息识别器1有非法输入时,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语音报警器是当所述信息识别器1有非法输入时,其会有提示错误的声音发出,灯光闪烁报警器是当所述信息识别器1有非法输入时,其会不停的闪烁。当所述报警器2进行报警时,所述报警器2会将结果通过所述网络服务器5发送给所述监控器6,若人员输入多次后仍错误,所述监控器6会提示有安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安防设备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电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