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015.7 | 申请日: | 2015-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余传芳;程武;梁师旭;毛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6 | 分类号: | H01H13/06;H01H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装置 具有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各种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也非常必要,而指纹识别是一项比较严密的安全保障技术,相对其他技术,安全性较高;因此指纹识别功能被运用到各种终端中。目前,各种终端开始设置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按键装置,但是,此种按键装置在用户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按键装置内部元件下塌等问题,而其密封性不好,在受力,温差大,湿度大等不良环境中,会出现扫描功能不良,水汽进入引起短路等现象,导致按键装置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多次维修,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能够保持按键装置的平衡,维持按键装置的功能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防止水汽进入按键装置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套设于第一传感器一周边缘的金属环,支撑第一传感器及金属环的支撑组件,在支撑组件及第一传感器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及安装在支撑组件上并与第一传感器的底部相抵触的开关。
其中,密封件包括密封底板及密封侧板,密封侧板沿密封底板的边缘凸起设置,密封侧板与密封底板围合成第一凹槽,第一传感器被包围在第一凹槽内;密封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第一通孔,开关设置在支撑组件靠近第一传感器的一面并穿过第一通孔。
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及固定件,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及支架侧板,支架侧板沿支架底板的边缘凸起设置,支架侧板与支架底板围合成第二凹槽,密封件被包围在第二凹槽内;固定件嵌合于支架底板。
其中,支架的材料为塑料,固定件的材料为金属,支架与固定件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其中,固定件的中部位置固定有垫片,开关贴合固定在垫片上;第一传感器为指纹传感器或者电容传感器。
其中,密封件的四周边缘设置凸缘,支架侧板的顶面抵压凸缘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上述按键装置。
其中,终端还包括面板,面板开设安装孔,第一传感器穿设安装孔,金属环挡在面板的内表面上。
其中,金属环包括限位部及连接部;连接部为环状,连接部夹在安装孔的孔壁与第一传感器的周面之间;限位部朝连接部的环外侧延伸,并贴合外壳的内表面设置。
其中,终端还包括一面框,面框包括面框底板及围绕面框底板周缘设置的面框侧板,面框底板与面框侧板围合成一收容槽,面板固定于收容槽内。
其中,终端还包括主板,第一传感器通过一柔性电路板与主板连接;面框对应安装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按键装置穿设第二通孔。
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及固定件,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及支架侧板,支架侧板沿支架底板的边缘凸起设置;固定件与支架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固定件的边缘与面框底板远离面板的一面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件相对的两端平行延伸出支架底板之外形成两个连接耳,两连接耳均设置有穿孔;固定件通过一螺钉与面框固定连接,面框对应穿孔的位置设置螺纹孔,螺钉穿过穿孔并与面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通过设置密封件及支撑组件,使得按键装置的密封性提高,即使在水下一定深度和时间也能够保证密封效果;并且,在按键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遇到用力过大,或者使用时间过长等情况下,按键装置的内部元件也不会下榻,能够保证按键装置的平衡和开关的正确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及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及按键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