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椅对接爬楼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6989.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如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仁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 对接 爬楼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对接爬楼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爬楼设备技术:轮组式、步行式、履带式、规定范围内的爬楼梯升降装置。虽然这些爬楼设备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亦有不足之处。
轮组式:轮组中使用小轮的个数可分为两轮组式、三轮组式以及四轮组式及多轮级式。轮组式爬楼梯轮椅的爬楼梯机构由均匀分布在“Y”形或“+”字形系杆上的若干个小轮构成。各个小轮既可以绕各自的轴线自转,又可以随着系杆一起绕中心轴公转。在平地行走时,各小轮自转,而爬楼梯时,各小轮一起公转,从而实现爬楼梯的功能。单轮组式结构稳定性较差,在爬楼过程中需要有人协助才能保证重心的稳定;而双轮组式虽能实现自主爬楼,但由于其体积庞大且偏重,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行进中,使用会产生一定的害怕的心里作用。
步行式:其爬楼梯执行机构由铰链杆件机构组成。上楼时先将负重抬高,再水平向前移动,如此重复这两个过程直至爬完一段楼梯。步行式爬楼梯装置模仿人类爬楼的动作,外观可视为足式机器人,采用多条机械腿交替升降、支撑座椅爬楼的原理。步行式爬楼梯装
置爬楼时运动平稳,适合不同尺寸的楼梯;但它对控制的要求很高,操作比较复杂,在平地行走时运动幅度不大,动作缓慢。
履带式:爬楼梯装置的原理类似于履带装甲运兵车或坦克,其原理简单,技术也比较成熟,履带型机构的爬楼梯轮椅应用较多,它采用比星型轮机构更为连续的行走方式,传动效率比较高。在上下楼梯过程中,轮椅的重心总是沿着与楼梯台阶沿的连线相平行的直线运动的,其重心的波动很小,运动非常平稳。但现有面市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造价高。市场销售价远远超离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椅对接爬楼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椅对接爬楼车,包括主框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主框架底部设有后滚轮,所述主框架底部插接有锁紧架,所述主框架中部设有锁紧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背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架、设置于所述驱动架两侧的履带、与所述履带驱动连接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架底部与所述主框架底部铰接,所述主框架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架连接的角度调节架,所述角度调节架用于调节所述驱动架与所述主框架夹角,所述主框架上设有为所述驱动马达供电的电源,所述主框架上设有把手和控制所述驱动马达的控制开关;所述主框架站立时,所述后滚轮底部低于所述履带最低点,所述履带后侧面露出所述后滚轮后侧面。
上述设计中在主框架背面设计转动的驱动组件,体积小,便于折叠,在狭窄的楼梯拐角处易于转弯,后滚轮底部低于所述履带最低点,便于在平地时使用滚轮运送。所述锁紧架和所述锁紧扣能够对轮椅进行上下位置的锁紧,稳定性更好;所述锁紧架与所述主框架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便于拆卸收纳。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节架包括转动架、锁定架,所述转动架一端与所述主框架铰接,所述转动架另一端与所述锁定架连接,所述驱动架上设有沿所述履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边缘设有锁定口,所述锁定口沿所述滑槽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转动架和所述锁定架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锁定架一端与所述转动架铰接,所述转动架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锁定架的弹力驱动所述锁定架卡入锁定口。利用铰接的锁定架和弹性件配合迫使所述锁定架卡入锁定口,结构简单,便于单手操作;所述转动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锁定缺口在所述滑槽边缘,锁紧时,所述转动架、锁定架和驱动架构成三角形结构,结构稳定,承载力大,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架包括内侧板、由连接轴与内侧板连接的外侧板、设置在所述内侧板上的下插杆,所述主框架设有与所述下插杆配合的下插管,所述下插管设有伸缩的下锁死销,所述下插杆上设有与所述下锁死销配合的下锁死齿,所述下锁死齿为倒齿。重量轻,便于加工,采用下锁死销与所述下锁死齿配合能够调节连个锁紧架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宽度的轮椅对接。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板尾部设有翘起的U形锁紧槽。U形锁紧槽对轮椅的车轮进一步定位,提升对接后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仁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仁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6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病床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全向眼内剪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