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0604.2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龙;刘明伟;窦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5/02;E04G21/18;E04B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钢结构 分段 吊装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大跨度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对处于建筑较为中间位置的大跨度、大重量的钢结构安装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有限,无法动用大型起重机械或者起重机械无法满足整榀吊装,这是采用钢结构分段吊装设置临时支撑是比较常用的安装方法之一。现工程上较常见的分段吊装临时支撑设置较多,制作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解决现有分段吊装临时支撑设置较多,制作成本较大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包括:
支设于基础面的格构柱支撑组件,顶部支撑有第一钢梁;以及
扁担梁,固接于第二钢梁;通过所述扁担梁搭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钢梁之上而将所述第二钢梁吊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钢梁之间。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扁担梁和格构柱支撑组件结合的支撑体系,可有效减小格构柱支撑组件的设置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中,一半的钢梁采用格构柱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另一半采用扁担梁搭设在两侧的钢梁上进行支撑,有效地减少了钢材的用量,降低支撑成本,也便于现场施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为一种制作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大跨度钢梁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钢梁和所述第二钢梁之间设有连系梁。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扁担梁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钢梁的型钢件、固接于所述型钢件底部的连接耳板、设于所述型钢件端部的型钢支墩、以及垫设于所述型钢支墩底部的调节垫板,所述连接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梁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垫板对应所述第二钢梁两侧的所述第一钢梁设置,通过调节垫板调整所述第二钢梁的标高。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格构柱支撑组件包括支设于地面的格构柱、连接于相邻的所述格构柱之间的支撑梁、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格构柱之间的斜撑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钢梁吊装完成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格构柱支撑组件的第一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格构柱支撑组件的第二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格构柱支撑组件的俯视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扁担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将钢梁按照安装后的位置分为间隔设置的第一钢梁和第二钢筋,对应在第一钢梁下支设格构柱支撑组件,在第二钢梁上设置扁担梁,先吊装第一钢梁,采用格构柱支撑组件对第一钢梁进行支撑,再吊装第二钢梁,通过扁担梁搭设在两侧的第一钢梁上,对第二钢梁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支撑结构,对钢梁的分段吊装起到了牢固支撑,确保钢梁的安装精度,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仅有一半的钢梁采用了格构柱支撑,另一半的钢梁通过扁担梁进行支撑,有效地减小了钢材的使用量,节约成本,对处于建筑较为中间位置的大跨度、大重量的钢结构安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钢梁吊装完成后的结构俯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中格构柱支撑组件的第一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0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埋件现场预拼装和调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张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