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菌种接种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2938.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萧晋川;刘晓红;赵照林;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8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菌种 接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扩展培养过程转移菌种用的接种钳。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过程是菌种多次扩展培养的过程。生产者从引进菌种到得到产品的时段内,菌种数量至少扩展了120万倍。其中从原种扩展至栽培种,再由栽培种扩展至栽培袋,都是菌种的转移培养,需要转移的菌种数量很大。食用菌种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菌种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程序。目前,虽然有采用接种机械完成的报道,但在生产中大量的接种工作仍然是手工完成的。长期以来,手工固体接种都是用镊子、勺子等为工具,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接种量全凭操作者主观判断,很难一致;(2)经常在挖取转移过程中把菌种弄碎、洒落;(3)瓶中破碎菌种小块,很难用镊子夹取,用勺子转移容易洒落,最后只好拿起菌种瓶倒入待接种的物料中去,有违无菌操作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菌种接种钳,该接种钳操作方便,夹持菌种量相对一致,夹持稳固,转移过程不易破碎、洒落,易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减少接种过程的污染率,提高接种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固体菌种接种钳是由不锈钢制作的长柄钳形夹具,接种钳全长215-225mm,接种钳包括钳部、柄部、销钉、手持环、钳口,钳部与柄部为一体结构,以销钉为界分钳部与柄部,钳部与柄部长度之比为1:5,柄部的末端为手持环,钳部的顶部为钳口,钳口为锋利的刃口,钳口宽10-14mm,当两钳柄接触时钳口的间距10-14mm,当两钳柄张开最大时钳口的间距20-24mm。
本实用新型的固体菌种接种钳设计钳部与柄部长度之比为1:5,使用时力臂长度为重臂长度的5倍,取物省力;钳口为锋利的刃口,便于切割菌种,钳口宽10-14mm、两钳柄接触时钳口间距10-14mm便于夹持一定的菌种量。
本实用新型和接种钳固体菌种接种钳由不锈钢制作,使用前可进行火焰灭菌,接种钳结构简单,全身光洁,可方便拆卸、容易清洗,亦可用药液浸泡灭菌。使用时接种钳操作方便,夹持菌种量相对一致,夹持稳固,转移过程不易破碎、洒落,易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减少接种过程的污染率,提高接种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钳部,2、柄部,3、销钉,4、手持环,5、钳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体菌种接种钳包括钳部1、柄部2、销钉3、手持环4、钳口5,钳部1与柄部2为一体结构,以销钉3为界分钳部1与柄部2,接种钳由不锈钢制成。钳部1与柄部2长度之比为1:5,使用时力臂长度为重臂长度的5倍,取物省力。柄部2的末端为手持环4,钳部1的顶部为钳口5,钳口5为锋利的刃口,便于切割菌种;钳口5宽10-14mm,当两钳柄接触时钳口5的间距10-14mm,便于夹持一定的菌种量,当两钳柄张开最大时钳口5的间距20-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2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