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53659.2 | 申请日: | 2015-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锋;石勇;汪凯;石相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器人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工业自动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工业机器人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工业机器人来取代劳动力。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正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配套件之一,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现有的轴承国家标准不能满足和指导工业机器人轴承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所以,要求我们抓住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上规模、上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满足机器人减速器对轴承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严格要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加工能力、销售网络等综合竞争实力。机器人技术开发和实现人工替代将是大势所趋,工业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处于极低水平,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将带动机器人需求量的提升。通过对比美德日韩,我们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万台,相比较于目前不到10万台的装配量,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的前景非常巨大。
机器人减速器轴承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部位,属于谐波轴承,轴承的内外圈能够进行变形,则要求轴承的内外圈具备足够的柔性,从而能避免内外圈变形时发生断裂,同时要求轴承内外圈变形时,钢珠不会从轴承内外圈内掉落,不会造成散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轴承,其具备高柔性,同时增添轴承钢珠,改变轴承填球架,能防止散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机器人轴承,它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夹持有钢珠和保持架,轴承的填球角a采用276~277°。
所述填球角为保持架未装时,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钢珠相并在一起,最外端的两钢珠与内圈的中心之间成型的夹角。
所述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壁厚在1.1~1.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将轴承内外圈的壁厚控制在1.1~1.2mm,确保轴承能发生柔性变化。
2、它用的填球角由一般轴承的180°~190°改变到276~277°,确保轴承的承载能力,也确保轴承在柔性变化中不散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上填球角的示意图。
图中:1、内圈;2、外圈;3、钢珠;4、保持架;a、填球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机器人轴承,它包括内圈1和外圈2,内圈1和外圈2之间夹持有钢珠3和保持架4,轴承内圈1和外圈2上的残余奥氏体位于5%~8%之间;轴承的填球角a采用276~277°。
所述填球角a为保持架4未装时,内圈1和外圈2之间的钢珠3相并在一起,最外端的两钢珠3与内圈1的中心之间成型的夹角。
所述轴承内圈1和外圈2的壁厚在1.1~1.2mm之间。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从而需要能发生柔性变化,而本轴承从生产过程中对轴承的内圈1和外圈2进行调质,将其残余奥氏体控制在5%~8%,确保了轴承安全的柔性变化,不会因柔性变化而断裂;同时轴承的内圈1和外圈2的壁厚控制在1.1~1.2mm,确保轴承能发生柔性变化;并且它采用的填球角由一般轴承的180°~190°改变到276~277°,确保轴承的承载能力,也确保轴承在柔性变化中不散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止推轴承
- 下一篇:联动式自平衡水润滑推力轴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