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570.2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英;赵国志;贺骏;郭葵香;尤嬿;杨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体 药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的加药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近年来高速发展,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对污水处理高效、节省资源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加药系统对于污水厂而言,是资源(药剂)消耗中心,是运行管理的重点对象,加药系统的效率对整座污水厂的效率影响颇大。通常,在污水预处理阶段去除SS、COD、BOD及深度处理阶段去除TP时,均需投加较大量的化学药剂,常见药剂包括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铁(PFS),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等。以聚合氯化铝(PAC)及聚丙烯酰胺(PAM)为例,传统方法设计的加药系统常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方法设计的PAM加药系统常采用干粉混合稀释设备制备成溶液后直接投加。受设备本身能力的限制,可制备溶液浓度最低浓度一般在2‰左右,该浓度的PAM溶液仍具有较高的黏度,常造成加药管路的堵塞,增加运行管理工作量,另一方面,药剂溶液浓度较高,也会导致投加的药剂参与反应不彻底,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能用于固体药物(尤其是需要稀释为很低溶液浓度的固体药物,如PAM)的加药装置,其能提供更低浓度的稀释溶液,黏度较低,不易造成加药管路的堵塞,提高药剂利用效率、减少药剂耗量,节省加药过程自来水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与传统加药系统相比,具有提高药剂利用效率、减少药剂耗量,节省加药过程自来水用量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该装置包含:
将固体药剂溶解稀释的稀释设备;
紧邻加药间设置的溶液混合容器,其与所述稀释设备管道连通;
连接稀释设备与溶液混合容器的溶液泵,通过该溶液泵将稀释设备中的药剂溶液泵入到该溶液混合容器中;
设置在连通稀释设备与溶液混合容器管路上的第一流量计;
连接稀释水B与溶液混合容器的稀释水泵;
设置在连通稀释水B与溶液混合容器管路上的第二流量计。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溶液混合容器选择水射器或管道混合器。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溶液泵、稀释水泵选用普通工频泵。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在连通稀释设备与溶液混合容器管路、在连通稀释水B与溶液混合容器管路上还分别增设有调节阀门,以控制溶液、稀释水流量。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调节阀门为电动球阀或其他自动阀门。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稀释水B为中水。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稀释水泵从清水池或其他厂区现有构筑物内直接抽取稀释水B。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该加药装置还包含:稀释水箱,所述的稀释水泵从稀释水箱抽取稀释水B。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连通溶液混合容器与加药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流量计。
上述的加药装置,其中,在稀释设备内还设置有搅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后稀释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稀释水B与药剂溶液的添加比例可大大降低溶液浓度,从而大大减小了溶液的黏度,减少管道系统被堵塞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2.通过在线后稀释还可实现溶液浓度的即时调整,可按生产需要制备浓度更低的药剂溶液,进一步提高药剂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药剂消耗,节省资源;达到实时调节溶液投加浓度的目的,同时,可控制低浓度溶液投加量,达到实时调节投药量的目的;
3.通过在管路中设置电磁阀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运行的灵活性,并可实现全自动运行,大大降低了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
实施例聚丙烯酰胺(PAM)加药系统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聚丙烯酰胺固体粉末投加的加药装置,该装置包含:
将固体药剂溶解稀释的稀释设备1,聚丙烯酰胺固体药剂通过投料装置加入到稀释设备1中进行溶解,得到PAM药剂溶液;
紧邻加药间设置的溶液混合容器2(优选地,该溶液混合容器选择水射器或管道混合器),其与所述稀释设备1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