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400.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薛伟;张华夏;仲秋;许兴旺;李峰平;吴浩;张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机 尾翼 垂直 安定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汽车等产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刚度差且具有复杂曲面外形的薄壁零件,传统的薄壁零件的切边、钻孔、测量等操作多采用专用工装,工装表面具有与薄壁零件一致的曲面外形,每一套工装只能适用于一种薄壁零件,在各行业日益增长的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下,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虽然现有一些夹具可以根据零件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通过人工调整的方式实现薄壁曲面零件的定位支撑,但人工操作的效率低、精度差、难以满足薄壁曲面零件生产的高效率需求,且其支撑固定单元大多采用固定在工作台的T型槽上的方式连接,使支撑固定单元在工作台某些方向的距离为固定值,无法调整;中国专利号200810056655.5公开了钉高调整单元的Y向距离通过定位板长度来确定,X向距离通过基枕上定位孔的距离来确定,两个方向上均不可任意调节。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基于测量、控制、机械等学科的全自动柔性工装采用液压控制方式来实现支撑固定单元之间的距离调整,其结构复杂、设计制造难度大,成本高,阻碍了其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面对上述问题,必须研究适用于实际需求的薄壁曲面零件的多点柔性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特点是:包括支架以及位于其一侧用于对尾翼中尾部提供定位支撑的调姿定位装置,所述支架的上下横梁上均安装有用于对尾翼头部外侧压紧的外部支撑装置,支架的中间横梁上安装有用于对尾翼头部内侧压紧的内部支撑装置,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对尾翼头部固定的主夹紧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其中,所述支架的上横梁上安装的外部支撑装置与下横梁上安装的外部支撑装置一一相对,支架的中间横梁上安装的内部支撑装置一一相背。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飞机尾翼垂直安定面加工的夹具,其中,所述外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锁紧与解锁机构,支撑机构包含气缸、压杆、支撑杆、开口导向套和导向座,导向座安装于固定座上,导向座中安装有开口导向套,压杆置于开口导向套中并可沿其滑动,气缸通过支撑杆安装于导向座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杆驱动连接,压杆的端部设有压头;所述锁紧与解锁机构包含伺服电机、偏心轴、调节轴和滚子,所述偏心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固定座上的轴承座中,偏心轴由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沿轴承座的径向设有径向孔,径向孔中配装调节轴,调节轴的上端安装有与偏心轴的外圆面接触的滚子,调节轴下部的内孔中配装拉杆,拉杆的顶端与滚子的下端相对,拉杆上依次套装螺母、挡圈和碟簧组件,拉杆的下部置于支撑套中并可沿其滑动,碟簧组件的上端与挡圈的下端面相抵接,碟簧组件的下端与支撑套的上端面相抵接,支撑套固定于导向座上,支撑套与拉杆形成钳口,钳口包容开口导向套的开口两侧;所述导向座上安装有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气缸的缸座固定于支撑杆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杆驱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减速机安装于固定座的侧面,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偏心轴驱动连接;所述支撑套上与开口导向套的开口上侧相对的至下区域形成缺口,拉杆上与开口导向套的开口下侧相对的至下区域形成凸台,拉杆上凸台与支撑套形成包容开口导向套开口两侧的钳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定位臂镗铣胎具
- 下一篇:一种换档塔喷油管的打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