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用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1723.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武珂;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8 | 分类号: | B65H75/18;B65H7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 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机用筒管。
背景技术
筒管是用以卷绕纱线的一种圆柱形筒子,在一端或两端有边盘,轴芯有孔的圆柱管体,筒管是所有纺织机械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在纺织过程中需将丝线先缠绕在筒管上,随后进行后续的加工程序。
目前,现有的纺织机筒管,大部分都是结构非常的简单的单一管体,单一的管体由于是实面的结构,韧性不够强,导致承压力低,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绕在筒管上的纱线头没法固定,绕满纱线的筒管在储存或转运下一工序时纱线头很容易松散并相互缠绕在一起,甚至出现打结的不良现象,丝线一旦无规律的缠绕在一起或打结就需要人为的去处理,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会造成纱线的浪费,纱线缠在筒管后存放后不易分清型号。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避免纺织过程中纺线打结问题的纺织机用筒管,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避免纺织过程中纺线打结问题的纺织机用筒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织机用筒管,包括: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管包括内筒管和外筒管,内筒管中间贯穿有轴孔,外筒管两端设置有边盘,边盘内腔开设有凹洞,内筒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凸缘,内筒管通过凸缘卡设在凹洞内与边盘相连接,内筒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气孔,外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条纹,所述的边盘上活动设置有透明中空的把手,把手内卡设有便签条。
所述的边盘上还设置有栓线杆。
所述的凹洞的大小与凸缘的大小相一致。
所述的通气孔至少设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用筒管,筒管包括内筒管和外筒管,外筒管两端设置有边盘,边盘内腔开设有凹洞,内筒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凸缘,内筒管通过凸缘卡设在凹洞内与边盘相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内筒管和外筒管严密结合,并且在内筒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气孔,可以防止织线堆放过程中不通风出现潮点和霉变,造成织线的浪费,在外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条纹,边盘上还设置有栓线杆,这样能够避免纺织过程中纺线打结问题,另外,在边盘上活动设置有透明中空的把手,把手内卡设有便签条,方便筒管缠线后从织架上搬离,并且在把手内卡设有便签条,可记录织线信息,方便堆放分类和查找,该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筒管2、外筒管3、轴孔4、边盘5、凹洞6、凸缘7、通气孔8、条纹9、把手10、便签条11、栓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纺织机用筒管,包括:筒管,所述的筒管包括内筒管1和外筒管2,内筒管1中间贯穿有轴孔3,外筒管2两端设置有边盘4,边盘4内腔开设有凹洞5,内筒管1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凸缘6,内筒管1通过凸缘6卡设在凹洞5内与边盘4相连接,内筒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气孔7,外筒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条纹8,所述的边盘4上活动设置有透明中空的把手9,把手9内卡设有便签条10,所述的边盘4上还设置有栓线杆11,所述的凹洞5的大小与凸缘6的大小相一致,所述的通气孔7至少设置有一个。
本产品在使用时,将内筒管1和外筒管2按照纺织机的尺寸组建完成后,将活动把手先从边盘4上取下,这样可以使得内筒管1中的轴孔3卡设在纺织机上方便旋转,缠线后,将把手安装上方便筒管的装卸搬运,外筒管2两端设置有边盘4,边盘4内腔开设有凹洞5,内筒管1外管壁上设置有凸缘6,内筒管1通过凸缘6卡设在凹洞5内与边盘4相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内筒管1和外筒管2严密结合,并且在内筒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气孔7,可以防止织线堆放过程中不通风出现潮点和霉变,造成织线的浪费,在外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条纹,边盘上还设置有栓线杆,这样能够避免纺织过程中纺线打结问题,该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1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损伤反馈、防爆裂监测和力检测
- 下一篇:闭孔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