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屏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121.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君;方继广;唐猛;王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3B21/608;G03B21/28;G03B2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屏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投影系统中的投影屏幕多使用挂装幕、支架幕、折叠幕、地拉幕框架幕等,使用时需要安装架设,需要一定的空间,程序繁琐操作不便,并且实际使用中作为实体屏幕无论是硬质幕还是软质幕都不易清洁。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投影系统大多使用普通投影仪,投影距离较长,占用空间大并需要将投影仪与雾屏发生装置分别放置,应用场合有一定限制。同时,现有技术公开的雾屏并不能实现徒手人机交互,仅能实现单一的展示屏幕作用。此外,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雾屏发生装置需要吊装,安装困难,须安装在固定的地方且占用空间大,不能移动摆放,应用场合有所限制。
申请日为2013年06月25日,申请号为201310253644.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交互雾屏投影系统,包括雾屏发生模块、投影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雾屏发生模块产生微粒雾,形成雾屏;并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投影信息投影至所述雾屏上进行显示,还包括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不可见光光源和一个图像采集装置,所述不可见光光源发出与雾屏平行的不可见光屏;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不可见光屏的信息,并将不可见光屏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获取不可见光屏的变化信息,将该变化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该处理后的信息获取控制指令,控制投影模块将投影信息投影至所述雾屏进行显示。
该专利雾屏投影系统在室内用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在室外有风的情况下,该投影系统产生的雾屏会发生扭曲变形,影响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屏投影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屏投影系统户外应用时屏幕扭曲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雾屏投影系统,包括雾屏发生模块、投影模块、控制模块、不可见光光源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雾屏发生模块产生微粒雾,形成雾屏;并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投影信息投影至所述雾屏上进行显示,所述不可见光光源发出与雾屏平行的不可见光屏;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不可见光屏的信息,并将不可见光屏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获取不可见光屏的变化信息,将该变化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该处理后的信息获取控制指令,控制投影模块将投影信息投影至所述雾屏进行显示,所述雾屏发生模块包括产雾单元、导雾单元、滤水单元、出雾口、侧壁;所述产雾单元包括水箱、超声波集成雾化板;所述水箱位于雾屏发生模块底部,超声波集成雾化板位于水箱的底部;所述出雾口位于雾屏发生模块的顶部;所述滤水单元包括产雾挡水板,设置于水箱开口外部;所述导雾单元包括导雾风机、风墙风机、导雾管、导风管,其中导雾风机设置于产雾挡水板与水箱之间,对称排布于雾屏发生模块的侧壁,风墙风机设置于产雾挡水板与出雾口之间,对称排布于雾屏发生模块的侧壁;导雾管一端与产雾挡水板连接,另一端与出雾口连接;导风管对称分布于导雾管的两侧;所述导雾管和导风管平行设置,导雾管和导风管依次平行设置于出雾口,导雾管和导风管能够整体同向旋转,出雾口外侧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检测外部风速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风速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导雾管和导风管的旋转角度。
还包括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将不可见光屏信息反射至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并将投影模块发出的光反射至雾屏上进行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投影模块投影端周围且不阻挡投影光路的位置。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CCD相机。
所述雾屏发生模块顶部设置一个条形支架,所述条形支架上设置不可见光光源。
所述不可见光光源为对称设置于条形支架两端的红外激光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雾屏投影系统的出雾口设置可旋转的导雾口和导风口,在出雾口的外部设置风速传感器,根据风速信息,通过控制器控制导雾口和导风口的旋转角度,有效补偿了风速对雾屏的形状影响因素,提高了雾屏显示效果,适合在户外应用。
2、基于普通投影仪,通过增加反射模块,利用简单的反射原理实现短距离投影,成本低,性价比高;整机一体化,占用空间小,所搭建的系统具有无需安装在固定地方且移动摆放方便,适合在狭小空间等多种场应用。
3.通过在雾屏发生模块顶部增加条形支架,可固定不可见光光源,使得形成的不可见光屏更接近雾屏,增加了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