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6101.3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宣云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E02D19/18;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地下 连续 外侧 封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属于深基坑防水堵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对基坑影响较大的是浅层潜水及深层承压水。在基坑工程开挖时,面临严峻的承压水问题,为保护施工的周边环境,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进入岩层切断基坑内外承压水,但影响基坑工程的地下水为浅部的潜水和深部的承压水,对于此二种地下水采用双滤头降水井进行降水,上部滤头位于潜水位置,下部滤头位于承压水土层内,故地下连续墙接缝的止水性能对基坑开挖安全至关重要。若达不到止水效果,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水情况,造成基坑周边地表水位下降,导致地表沉降,危机周边建筑物安全,若不及时处理,继而演变成涌水风险。
为了有效有序地对基坑“涌水、涌砂”突发事件实施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涌水、涌砂”程度扩大,力求及时制止“涌水涌砂”现象,减少基坑开挖的后续施工压力,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点,提出了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及其注浆处理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能够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的同时,在连续墙外侧出现管涌时,及时的进行封堵和处理,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漏水点、封堵钢板和导流钢管,用封堵钢板贴置于地下连续墙面上,并用膨胀螺栓将封堵钢板的四角固定在地下连续墙上,漏水点与导流钢管正对,导流钢管上设有阀门,同时用封边材料沿着封堵钢板和地下连续墙面的缝隙进行封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封边材料为棉沙和油脂材料混合而成。
采用上述方法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封堵结构能够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的同时,在连续墙外侧出现管涌时,及时的进行封堵和处理,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地下连续墙;2.封边材料;3.膨胀螺栓;4.漏水点;5.阀门;6.导流钢管;7.封堵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漏水点4、封堵钢板7和导流钢管6,用封堵钢板7贴置于地下连续墙1面上,并用膨胀螺栓3将封堵钢板7的四角固定在地下连续墙1上,漏水点4与导流钢管6正对,导流钢管6上设有阀门5,同时用棉沙和油脂材料混合而成的封边材料2沿着封堵钢板7和地下连续墙1面的缝隙进行封边。
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的注浆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剔凿清理漏水点:在地下连续墙面有较明显突出不平现象,简单进行剔凿处理,并清理漏水点周边的杂物;
(2)、插设导流管:把预先加工好的封堵钢板贴置于地下连续墙面上,同时在漏水点上安装管径不小于Φ100导流钢管,且加装阀门,使得漏水点水流通畅;
(3)、固定封堵钢板:封堵钢板四角位置提前打眼,以备固定膨胀螺栓,打入膨胀螺栓,使封堵钢板固定牢固,同时封堵钢板800mm×800mm为宜,不宜过大,以免过重不宜操作;
(4)、涂抹封堵材料:用棉沙拌合油脂材料(粘状油脂)封边,用扁状钢钎沿封堵钢板四周缝隙打入,使封堵钢板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缝隙填充密实,然后用堵漏灵或快硬水泥封堵钢板周边;
(5)、关闭阀门;
(6)、在地下连续墙外侧注浆:阀门关闭后,在封堵钢板处进行浇筑混凝土砂浆,并使其凝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查井
- 下一篇: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口密封结构